東吳大學人權的起訖

東吳大學人權的起訖

為什麼設立人權學程?

東吳大學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於 2000 年由一群跨領域學者發起成立,這些學者深刻意識到,臺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必須透過人權意識與教育來加以鞏固。 我們所進行的每一項工作,皆與本地及國際間致力於維護人權與和平的組織攜手合作。中心透過倡議行動、工作坊與研究,賦權弱勢群體,並促使政府與社會付諸實際行動。我們所培育的學士與碩士生,已有不少投身非政府組織 、媒體與社區發展等領域,成為推動社會變革的中堅力量。在臺灣複雜的國際處境與與中國的緊張關係之下,區域乃至全球和平所面臨的挑戰與日俱增。我們的工作培養學生對人權的深刻理解與實踐能力, 讓他們有能力為實現永續和平做出貢獻。對此我們設立人權學程的使命是致力於提供大學與研究所層級的人權教育,推動跨領域人權研究與理解。

📅 發展歷程

1998 年

開始舉辦「國中國小種子老師人權教育研習營」

2000 年

東吳大學校務會議通過成立「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

2001 年

正式成立「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黃默教授擔任首任主任

2003 年

已舉辦多場人權研討會與演講活動,包括國際人權議題探討

2004 年

東吳大學正式成立「人權學程」,並舉辦首次課程說明會

2007 年

已舉辦多場人權專題演講,包括死刑、法治與公民社會等議題,並開始與國內外人權學者合作辦理講座與研討會,且通過設置人權碩士學位學程

2008 年

已舉辦多場人權研討會與演講活動,包括國際人權議題探討

2009 年

人權碩士學程擴展更多課程,持續舉辦國際研討會和相關發展

2010 年

鄧衍森教授卸任,黃秀端教授擔任人權學程主任

2011 年

台灣推動CEDAW之歷程及CEDAW之內容及運用」專題演講

2012 年

邀請多名國際知名大學者進行修復式正義的國際研討會

2015 年

開設迷你課程、國際學者講座,如「抗爭運動的長期影響」等, 黃秀端教授卸任,陳俊宏教授接任人權學程主任

🚀 未來展望

展望未來,東吳人權學程將進一步強化:

  • 理論與實踐並重
  • 涵蓋人權的普遍性與特殊性
  • 人文與科技之整合
  • 本土化與國際化並重
  • 培養參與國內外人權組織的優秀人才
我們相信,人權教育不只是知識傳授,更是改變社會的力量。

 

 

|回到頁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