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規劃的第一步,先進行自我評估及外部環境評估,以找出學校的自我定位。本校於102年5月成立「103-105學年度校務發展策略規劃小組」,透過會議、溝通及討論,並根據諮詢委員之建議,針對本校自我條件及外部環境評估,先從外部環境中找出有利本校發展的轉機(Opportunities)及不利的危機(Threats),再從內部條件分析本校的優勢(Strength)及劣勢(Weakness)。SWOT分析結果如下表:

 

優勢(Strength)

劣勢(Weakness)

  1. 1. 正派辦學的優良形象
  2. 2. 師資水準高、教學經驗豐富
  3. 3. 地處台北市、地理位置絕佳
  4. 4. 校友對學校認同度高
  5. 5. 歷史悠久,校友脈絡廣闊,與國際及兩岸知名學府建立深厚交流基礎
  6. 6. 財務資訊透明度高
  1. 1. 校地面積及校舍空間略小,發展受限
  2. 2. 校務發展策略偏重穩健,開創性不足,有加強的空間
  3. 3. 研究資源未若研究型大學
  4. 4. e化服務系統需強化

轉機(Opportunities)

危機(Threats)

  1. 1. 兩岸三地交流頻繁,提供學校多元發展機會
  2. 2. 因應知識經濟時代人才需求,突顯本校培育五育並重社會中堅人才之特色
  3. 3. 社會重視老字號的品牌地位
  1. 1. 國內外學校競爭白熱化
  2. 2. 少子化趨勢衝擊學生來源
  3. 3. 全球化、國際化趨勢衝擊招生與就業
  4. 4. 政府補助資源不固定
  5. 5. 資源取得不易
  6. 6. e化服務系統仍開發中,影響教學研究等行政工作

 

 

 

 

 

 

 

 

 

 

經由SWOT分析,將優勢與劣勢分別連結到轉機與危機,再轉化為具體行動方案。分析如下:

 

內部因素/外部因素

轉機(O)

危機(T)

  1. O-1. 兩岸三地交流頻繁,提供學校多元發展機會
  2. O-2. 因應知識經濟時代人才需求,突顯本校培育五育並重社會中堅人才之特色
  3. O-3. 社會重視老字號的品牌地位
  1. T-1. 國內外學校競爭白熱化
  2. T-2. 少子化趨勢衝擊學生來源
  3. T-3. 全球化、國際化趨勢衝擊招生與就業
  4. T-4. 政府補助資源不固定
  5. T-5. 民間資源取得不易
  6. T-6. e化服務系統仍開發中,影響教學研究等行政工作

優勢(S)

活用優勢掌握轉機之策略

利用優勢消除危機之策略

  1. S-1. 正派辦學的優良形象
  2. S-2. 師資水準高、教學經驗豐富
  3. S-3. 地處台北市、地理位置絕佳
  4. S-4. 校友對學校認同度高
  5. S-5. 歷史悠久,校友脈絡廣闊,與國際及兩岸知名學府建立深厚交流基礎
  6. S-6. 財務資訊透明度高

專業-宮巷計畫S1,S2->O2,O3課程檢核與革新
核心能力檢核
教學改進與創新
教學結構改善

通識-博習計畫
(S1,S2->O2,O3
優質通識教學
通識特色學習

宏觀-中西計畫(S5->O1
拓展國際交流與合作
強化兩岸學術交流合作

宏觀-中西計畫
(S5->T1,T2,T3
建構國際化學習環境
拓展國際視野
強化境外生輔導
鼓勵師生海外研修

基樁-存養計畫
(S4,S5,S6->T4,T5
人力盤整
財務規劃
拓展社會資源

劣勢(W)

改善劣勢掌握轉機之策略

改善劣勢減少危機之策略

  1. W-1.校地面積及校舍空間略小,發展受限
  2. W-2.校務發展策略偏重穩健,開創性不足,有加強的空間
  3. W-3.學術研究資源未若研究型大學
  4. W-4.e化服務系統需強化

基樁-存養計畫(W1,W2->O3
建構友善校園

通識-博習計畫(W1,W2->O3
五育孕完人
四哩養正氣
通才發展

基樁-存養計畫(W1,W2->O3
落實品保制度

專業-宮巷計畫(W3->T1
研究增能

基樁-存養計畫(W4->T6
提升教研設施及行政效能

 

 

 

 

 

 

 

 

 

 

 

 

 

 

 

 

 

 

  【分析結果】
本校103-105學年度校務發展聚焦「專業」、「通識」、「宏觀」、「基樁」等四大主軸,分別規劃為期三年之專案計畫,落實推動各主軸之重點項目。各主軸計畫以本校創校前身之書院名稱命名,分別取名「宮巷計畫(專業主軸)」、「博習計畫(通識主軸)」、「中西計畫(宏觀主軸)」、「存養計畫(基樁主軸)」,以彰顯校務發展承先啟後之精神。

 

|回到頁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