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題:談2020金馬國際影展
講者:陳栢青
時間:109/10/14
地點:B0603教室
講者以「觀看」作為切入點,說明影像與文學間的密切關係,首先以趣味易懂的角度,從童年時影響自己的卡通:《庫洛魔法使》,以收集卡牌為例,說明物質被觀看與降伏後的性質,進而引伸出觀看、視覺造成的權力問題。
接著談及中國現代文學的起源,以影響魯迅棄醫從文的幻燈片事件說明影像對於人意志的影響。魯迅於《呐喊》之〈自序〉中提到留學日本時,於課堂上觀看日本教師放映「日軍砍下中國人頭顱,而圍觀者皆是中國人」之幻燈片,因而決意由文藝改變中國人的精神,此一自述曾被解讀為魯迅投身文學的開端,也被解讀為現代文學的「起源性事件」。
講者就「幻燈片事件」提出觀看的多種層面,首先魯迅作為留學日本的學生在課堂上觀看「幻燈片中的中國人」,此時的魯迅處於「觀者」身分,同時魯迅被日本人的同學凝視著,魯迅因此由一個「觀看者」變成了「被觀看」的角色。而魯迅之所以獲得觀看的機會與資格,是源於其留學生身份,由此,講者提到觀看即權力的的觀念。
講者追溯大航海時代,人類發現自然並將其佔領,自然被當作「物」來「發現」,講者提到此種發現即為視覺的發現與力量,當帝國發現並
佔領某物、某地,一種視覺權力便逐漸鞏固。諸如殖民地、以西方主體觀看東方的「東方主義」皆是視覺的霸權,背後隱含了帝國的意識形態和優越感。
接著,講者以博覽會說明視覺力量的更深一層意義。博覽會具有在宣揚國家意識、形塑國家形象等政治性的能力,尤其是以殖民地為主旨的博覽會、殖民地展館陳設、原住民聚落人種展示,展示出殖民者對殖民地的權力,觀看便顯示著強勢文明的力量。
回歸到文學,講者認為寫實文學便是視覺在文學上發揮作用,作家以視覺建立一種想想的世界,賦予讀者他建構的視覺世界,以邱妙津的小說《鱷魚手記》為例,說明小說中對房間的描寫連結人物內心與生活,將純粹的物質再現,作為人物的精神狀態的反映。
最後,講者認為「如何觀看」,涉及了以視覺重寫文學史的可能。回歸最初所說的現代文學起源,「幻燈片事件」中的「幻燈片」的真實性一直是「文學史上的一樁無頭公案」,因此講者認為中國的現代文學屬於一種「被砍頭的文學」,而作家們在追尋此一虛構的「頭」,並建構各自的幻象,以說服讀者進入筆下的文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