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第二屆 中東歐社會研究學術交流營 研究成果
●踏察研究主題
組別 |
研究主題 |
結論摘要 |
第 一 組 |
卡夫卡與布拉格的「存在」─評後工業社會現象 |
從商品化的角度來看,卡夫卡成為一種象徵,鑲嵌於消費社會的符號中,從場所文化角度思考,布拉格舊城從過去民生、日常與休憩的綜合體,兼具精神與日常性,轉而被觀光都市的場域所代替。 |
第 二 組 |
「文化觀光」的社會凝視─布拉格、德勒斯登與維也納的考察 |
人們因為不同的原因踏上了旅程,我們實際的訪問不同背景、身分的卻同時存在於當地的人,John Urry 指出凝視促成我們與他人相遇,做出判斷,我們藉由每個不同的受訪者,試圖去尋找他們所凝視的布拉格、德勒斯登及維也納,並思考他們彼此描繪的差異。 |
第 三 組 |
音樂社會學─莫札特與德沃札克的今昔 |
經過實地參訪後,本研究觀察到文化在工業下所產生的變化,以莫札特為例,從原本的音樂作品,演變至現在街道上的消費品,其藝術作品不斷被商品化後,進而產生的影響。資本家可以透過其龐大的資本改變文化工業傳達藝術的組織形式,將他們商品化與以販售,如今到過維也納、布拉格沒去過城邦音樂會已不是新鮮事,但要是沒買莫札特巧克力作紀念,就像沒去過維也納。 |
第 四 組 |
在布拉格與維也納品咖啡─日常/文化社會學視角 |
社會學者布希亞認為一切消費行為都只是象徵符號的消費,這些符號並不表達一組既存的意義。 因此,消費過程只在於:消費者透過戰士自己所買的物品並創造出認同感。咖啡不只是日常生活的飲品,提神醒腦的良品,還代表著作為啟蒙的精神意義,咖啡館象徵的思想的社交場所。 |
*更多詳細的內容,歡迎到東吳大學社會系中東歐教學研究中心翻閱
●踏察照片記錄
●成果展海報及成果報告書
*更多詳細的內容,歡迎到東吳大學社會系中東歐教學研究中心翻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