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法律系視障畢業生王士朋獲頒「特別貢獻獎」

  • 06/01/2019
  • |
  • 期數:316
  • |
  • 重要校聞
  • |
  • 資料提供:秘書室
  • |
  • 作者:中文延沈柏鴻
  • |
  • 照片提供:健康暨諮商中心
  • |
  • 瀏覽次數:1845

【秘書室訊/校園記者沈柏鴻報導】

只能看見太陽的光亮,卻無法目睹對方的容顏,這便是今年法律系應屆畢業生王士朋眼中的世界。王士朋生性樂觀開朗,有一顆樂於助人的心,為了讓大家看見視障生的需求,他積極參與學校的公共事務,為大學生活寫下燦爛的篇章,更是本校今年唯一獲頒「特別貢獻獎」的優秀畢業生。

士朋出生時即罹患視神經萎縮,小時候的視力雖可應付日常生活,卻被醫生宣告視力終究會因為退化而失明,於是士朋的父母自他12歲之後,便開始讓他練習用手杖輔助走路,隨著視力逐漸糢糊,手杖便成了他所依賴的眼睛。就讀小學時,即被學校的總務主任發現口才極好,在師長細心的栽培及士朋自身積極學習朗讀與演說的技巧之下,他屢戰屢勝,最後榮獲台中市演說比賽第1名的佳績。

父母的苦心,造就了士朋的勇氣,但隨著升上國中後,課業壓力日漸加重,為了能讓士朋順利讀書,士朋的母親負責校正講義上的文字,父親則手工製作圖形讓士朋觸摸;但直到國三某一天,士朋的母親左眼突然失明,就醫後才得知罹患視網膜剝離,幸好在緊急雷射手術後,視力得以恢復大半。自此之後,士朋便立定志向,絕不能讓自己的學習,犧牲掉父母的健康,就算往後再辛苦,也不願再讓父母如此勞累。

高中是士朋人生中一個重要的成長階段,加入校刊社後,開始學習採訪技巧以及文字統整。士朋在採訪他人時條理清晰、毫不怯懦,要歸功於昔日朗讀與演說的經歷,而文字統整的訓練讓他得以擔任校刊文字編輯的職務,並在高二那年出版了自己所編輯的校刊,大大增加了自信心。

考上東吳大學法律系後,士朋深切體會到同儕間的關係,不再像高中時那般緊密,每個人選修的課程與時間安排皆不同,較難在人際互動中找到歸屬感。當時的他,還不太會跨校區轉乘,在尋求同學協助時也曾遭對方回絕。被拒絕的經驗,並沒讓士朋灰心喪志,反而轉化為前進的動力,他開始積極參加學校的活動,探尋生活各樣大小事。

熱情助人的士朋,大二下學期時成為資源教室的服務員,挺身關心學校其他身障者的權益。在他的建議下,兩校區的教室都張貼上了點字教室編號,城中校區的點字編號更是士朋自行勘查張貼完成的。2016年士朋參加了資源教室舉辦的「一日黑克松:微電影拍攝活動」,與其他學生在一天之內,共同完成拍攝講述視障者生活的微電影《微光》。《微光》不僅成為資源教室無障礙宣導影片,更在校外的許多場合播放。大四的暑假,士朋投入新生電訪員的行列,他表示從未想過能在學校工讀,電訪員的工作讓他有一種傳承的感覺,他想告訴即將入學的學弟妹們,新生第一哩的活動,會是他們進入大學第一個難忘的寶貴回憶。

能夠獲頒特別貢獻獎,士朋感謝一路上對他伸出援手的每個人,若不是有這些貴人的扶持,他無法成為今日的自己。迷失在法學之海的時候,因為班上同學願意無私提供筆記協助,讓他得以順利學習,度過考試難關。申請特別貢獻獎的時候,資源教室的老師也全力給予支持與幫助。最後,他也感謝評審老師的肯定與賞識,期許在未來能以自己的法學知識,為更多身障者謀取福祉。

【文/中文延沈柏鴻 圖/健康暨諮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