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敬悼閻振瀛教授—以立德、立功、立言之典範照亮東吳人文精神

  • 10/30/2025
  • |
  • 期數:349
  • |
  • 校友動態
  • |
  • 資料提供:校友服務暨資源拓展中心
  • |
  • 作者:英文系66級林鵬良
  • |
  • 照片提供:校友資拓中心
  • |
  • 瀏覽次數:13

  閻振瀛教授(英文系52級,第三屆傑出校友)學術生涯的起點,從1959年的東吳大學外文系(現為英文系)開始,歷經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美國楊百翰大學戲劇藝術與實用語言學系博士。學成歸國後,任教於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東吳大學英文系創系系主任、教務長,文化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外文系、文學院院長等職。退休後榮聘成功大學名譽教授,對台灣的學術教育付出跨領域、跨世代的卓越貢獻。
  我們從學生學習的觀點,來追憶閻教授所展現知識份子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典範。

立德的典範:
  1975年,37歲的閻老師,響應母校的召喚,毅然決然擱置他原來在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的任教資格與年資,回到他學術生涯起點的東吳大學外文系任教。閻老師所展現的飲水思源、回饋母校的初心,足以作為學生的學習典範。
  閻老師在書房保存了四十年的舊函件,函件為端木校長以文件影本託付其,內容為有關當時校務重要議題之函件及批示共六件。其中一份端木校長使用「鑄秋稿紙」親筆逐格書寫,內容長達64頁。1977年端木愷(字鑄秋)校長所託付的函件,經以原文件影本掃描、編列目錄、列印成冊。終於在2017年英文系66級40週年同學會的見證下,閻老師親交潘維大校長(於2024年卸任)。閻老師四十年來受人之託、敬謹保存、不負使命,以身教典範為同學們再上一課。

立功的典範:
  擔任東吳大學英文系創系系主任的閻老師,於1975年接受《東吳英文系季刊》採訪時,閻主任表示:東吳是他的母校,他帶著他年青底赤誠回來爲母校服務。他强調:要把英文系素質提高,必須要從加强師資陣容及充實課程內容着手;他特別指出: 學校施教,應當「所教爲所需」,學生受教,該是「學以致用」。這個「所需」,乃是指「個人所需,國家社會所需,以及時代所需」而言。至於「致用」,當發揮「所學」,用之於國家社會。
  在落實「加强師資陣容」方面,閻老師成功邀請到時任臺大外文系系主任侯健教授等學者,來到東吳英文系授課。在如此一位熔智慧於血肉的青年學者領導下,東吳英文系前進的步伐是踏實的,遠景是絢麗的。
  閻振瀛教授將東吳大學英文系創系系主任的宏觀與熱情,在接續的學術生涯中,擴展到國立成功大學的校園,創立中文研究所、外文研究所、藝術研究所、台灣文學研究所。

立言的典範:
  閻振瀛教授兼具學者、詩人、戲劇家、畫家等多重身分,一生橫跨學術、文學與藝術領域,以深厚學養與卓越創作,成就了立言的典範學習。

閻老師作為知識份子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典範,令學生無限敬仰。

註:本文「立功的典範」部分文字引用自民國64年11月15日《英文系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