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東吳大學「方寸之間+」 來吧,翻轉校園!全台最大戶外實境藝術節

  • 01/30/2021
  • |
  • 期數:324
  • |
  • 重要校聞
  • |
  • 資料提供:生涯發展中心
  • |
  • 瀏覽次數:1521

【文舍明日聚場訊】

2020年末,東吳大學「第四屆實境藝術節」正式展開,超過20位外賓蒞臨參與開幕記者茶會。今年作品令人驚豔,巴豪嵐· 吉嵐打造三隻山豬坐鎮在校徽牆前,氣勢驚人;成若涵在女生宿舍前用紙雕刻出夢幻的泡泡長廊;林詮居在外雙溪河上述說一段雨後的神話故事;洪譽豪把觀眾丟進VR世界中,體驗東吳的時空流逝;張育嘉讓你變成幫助復校的傳教士,與外雙溪校區著名的藍鵲共舞。

潘維大校長於記者會時表示,科技與人類社會未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是「人要役物,不能役於物」,就像廣告詞所說的「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所以如何學會善用科技,就成為高等教育必須努力的方向。東吳大學在2012年成立「海量資料分析研究中心」、2015年成立了「巨量資料管理學院」、2018年成立「人工智慧應用研究中心」。雖然本校以傳統學院著稱,卻可以見到我們對新科技教育的重視。其中,2017年成立由劉維公教授主持的「文舍明日聚場」(Tomorrow Hub,以下簡稱T Hub),更積極推動「實境化世界推動辦公室」,帶領學生以「做中學」、「用手思考」的教育方式,探索實境科技(包含AR、VR等)的實際應用。

東吳大學「方寸之間+」實境藝術節是T Hub與台灣知名策展團隊「胡氏藝術」、專業AR軟體工程團隊「科碼新媒體」共同策畫的長期藝術展覽,2020年已是本展覽第四年。從第二年(2018年)開始,藝術家會與工程師合作,針對本校的人文史地進行原生的藝術創作,其中每年都會由兩名藝術家帶領東吳在校生進行共同創作,三年來參與的學生約50人,創作115件作品,並與工程團隊協作予數位化,結合進6件藝術家的原生作品中。潘維大校長表示,面對變遷快速的當代社會,單一知識會越來越難以應對,高等教育必須積極培養「π型人才」,也就是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方寸之間+」是一個跨領域整合的大型專案,在美學和科技融合的實作中與教育結合,讓參與的學生在實做中與跨領域的專業人才學習,開創自身的視野與技能。

四年來,「方寸之間+」總共邀請24位藝術家參展、累積29件藝術作品(其中有6件作品結合學生的共同創作)。從第一年的12件藝術選品開始,每年都與工程技術團隊探索新的美學表現形式,例如第二年開始加入學生大量的創作,第三年帶領學生進行VR創作、並運用專利技術進行AR與VR的串接工作,第四年使用能夠進行臉部辨識的Spark AR創作出互動式的藝術作品。不只是技術上的演進,「方寸之間+」的設計強調人文理念,不只是有針對實景進行藝術創作,更記錄下東吳大學的歷史,讓人們拿著手機探索校園中的藝術品過程中對本校有更深刻地了解。

潘維大校長強調,在高等教育中,現有的科系框架已無法因應學生未來所要面對的社會,因此必須加速教學典範的轉移,不同學院領域必須進行跨專業的知識整合,提出新的教學模式,而首先受到衝擊的不是學生,而是各院系的教師們。東吳大學應發揮專長,面對科技未來,以「人」為核心,在資源有限下,發揮無限創意,打造出數位未來的校園生活空間,翻轉校園。

影音新聞: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EVzEb242Ws

【文圖/文舍明日聚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