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努力不會被忽視—「學業成績進步獎」得主的自我超越旅程

  • 07/09/2025
  • |
  • 期數:347
  • |
  • 校園花絮
  • |
  • 資料提供:校友服務暨資源拓展中心
  • |
  • 作者:校友服務暨資源拓展中心
  • |
  • 照片提供:校友服務暨資源拓展中心
  • |
  • 瀏覽次數:4

  學習的路上,不怕起點低,只怕不敢往前走。由化學系校友因自身在校經歷,捐資設立「學業成績進步獎」,鼓勵在課業表現上明顯進步的學生,肯定他們努力不懈的精神。113學年度第1學期共有5位同學獲獎,本次訪問到德文系二年級黃同學、數學系四年級游同學、法律系二年級林同學與財精系三年級林同學,她們的故事,都是最真實、最動人的蛻變見證。


從迷惘到堅持:成長的開始

  幾乎每一位獲獎同學都提到,曾有過懷疑、挫折,甚至想要放棄的時刻。數學系游同學曾因為無法適應課程內容而一度想要轉系,但她憑著「撐過去就會發現樂趣」的信念,堅持下來。

  德文系的黃同學因為找不到方向,一度想要放棄學習德文,因為求學路上遇到的貴人,幫助她努力克服困難、挑戰自我,才得以進步。

  法律系林同學則說,原以為自己能延續國高中時的優異成績,但大學課業的挑戰讓她跌了一大跤,學期成績不如預期,讓她開始反思並調整學習策略,最終慢慢找回自信與方向。


找到動力與方法: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許多同學的轉變,都來自一個關鍵的契機。數學系游同學在與師長談話中重新認識自己,並透過跨領域課程找回學習熱情;財精系林同學則是在一次工讀面試中,獲得職涯建議後,開始更有目標地選課與努力,學會在學習中尋找未來志向。

  在學習策略上,四位同學也分享了各自的心得。黃同學強調「分段解決問題」,不懂的地方要在當週解決,避免累積壓力;法律系林同學提醒不要臨時抱佛腳,要將複習變成日常;游同學則特別提到「接納情緒」,她發現讀不下去時不是懶,而是身心需要休息,與其強迫自己,不如調整節奏再出發。每個人的學習步調不同,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節奏和方法,才能夠更有成效。


謝謝那些陪伴的人:貴人與資源的力量

  談到感謝,每位同學都特別提及助教、老師與家人的支持。黃同學說,正是那位耐心的德文助教學姐,在課餘陪伴她補足基礎,讓她不再害怕德文文法;法律系林同學則感謝同學們在課業上的陪伴,與家人在背後的默默支持。

  此外,學校提供的資源,如課堂助教制度、閱覽室空間、生涯諮詢等,都成為她們成長的助力。游同學提到,老師們在關鍵時刻提供的建議,像是為她指引方向的燈塔;財精系林同學也認為,探索未來的過程中,學校的諮詢與課程安排幫助她釐清了志向。


善用學校資源,走出屬於自己的學習路

  在面對未來與給同學、學弟妹的勉勵,四位同學意見一致認為不需要和別人比較,每個人的學習方式都不同,重點是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而不是硬套他人的模式。

  游同學將學校比喻為一間豐盛的自助餐,認為學校提供各式各樣的資源與機會,不論是雙主修、輔系、跨領域課程或是第二專長,都像是不同的菜色,只要心中有一興趣或想法,就值得去嘗試看看,體驗之後才會知道自己是否喜歡、適不適合,只要願意行動,每一次選擇都是開啟機會的可能。如果感到茫然就多嘗試,總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路。

  「學業成績進步獎」不只是對成績的肯定,更是對那些曾經在低谷中堅持不懈、願意改變的學生最溫暖的回應。願這些故事,能成為更多同學在人生迷霧中前行的一盞燈。因為真正的進步,不是瞬間的飛躍,而是每一次願意再試一次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