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組 佳作
  • 適用身份:陳美文〈月光山下 〉
  • 最後修訂日期:
昨天夜裡,從台北搭了四個半小時的車至高雄,又改搭高雄客運,總共花去六、七個小時車程的我,在睡夢中被客運車的司機搖醒,「欸!這是終點站了,下車吧!」。我一醒,看見全車的乘客都已下車,連忙站起身來,對司機又是「抱歉」又是「謝謝」的說個不停。   剛踏到地面,我便被眼前所見的一切嚇呆了。這是哪裡?我彷彿置身在一個曾遭受地震摧毀過的地方,房屋大半傾圮,由斷垣中露出的鋼筋,像是一隻隻扭曲變形的枯骨,在明亮的月光下,隱隱透出陰森的感覺。這是哪裡?難道,我剛才所搭的車正是電影「回到未來」中的那部車?時空錯置,我到了一個全然陌生的地方?   十分鐘,我呆呆地站了一分鐘,腦中一片空白。   帶我從驚愕中鎮定下來,回過神細看,這是美濃沒錯呀,街道大致相同,客運總站的車牌上也寫著「美濃站」。是的,這是美濃,但已不是「我的美濃」。   決定自己走回家去,夜已太深,不願叫家人來載我。何況,從車站走回家,也不過十五分鐘的路程。晚上九點之後,小鎮的街道上幾乎已無行人走動,偶爾有幾輛摩托車呼嘯而過,其聲音在寂靜的夜裡更顯刺耳。美濃鎮最熱鬧繁榮的地段,就屬中正路一帶了。這條馬路的前段是舊「鎮區」,除了日據時代遺留下來的農會,還有許多老舊但十分典雅的兩層樓房。這條路,在日據時代一定也十分繁華,當然路名一定不叫作「中正路」。平常,小鎮的人口不多,馬路雖然狹小,大家互相讓一讓,交通還算順暢。但一到了年節,這條狹小的馬路,可就負荷不了這些返鄉的遊子人潮,何況,每位遊子都開著轎車,衣錦還鄉。在我還穿白衣、藍裙的國中時期,就常聽到要求拓寬馬路的提議,往往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沒想到,現在真的付諸於行動。   這工程恐怕已進行好一陣子了,因為兩旁老舊房屋幾乎都已化成一堆廢鐵與泥塊。而一年返鄉兩次,遠赴台北唸書的我,自然不會知道小鎮正在進行的破壞與建設。負笈北上五年,每次返鄉,美濃仍以我記憶中純樸老舊的面貌迎接我,我有從未想到,它會有改變的一天。這次,它已這樣猙獰的面貌待我,我真不知如何反應。   回到家,輕輕地開了鐵門。這是家裡的習慣,若家人有未回家者,鐵門是不會上鎖的。然而,這是對住在家中的家人而言,對我這種長年不在家的遊子並不適用。我是先打了電話回家叮嚀家人,才得以順利進門的。家人都已先入睡,小鎮上沒有什麼娛樂,唯一的一家戲院─第一戲院,因為看電影的人太少,收入不豐而告歇業。它是「第一」,也是「最後」。卡拉OK、MTV、KTV的霓虹燈,更不可能在小鎮的夜空中閃耀。人們看完八點檔連續劇,便早早上床睡覺。這不代表他們是貪睡的人,因為在清晨五、六點時,便可以看到鎮郊的田地中,已有許多農人開始工作。   小鎮上的人們這種早睡早起,傍晚時就洗好澡,似乎一天已告結束的生活步調,使我這已習慣都市作息,晚上要耗到一、二點才睡,早上睡到日照三竿的才起床,入睡前才洗澡的遊子,不免顯得格格不入。一個人悄悄的上樓,輾轉反側不能成眠,剛才在街上所看到的景色,令我十分不安。像是一位信誓旦旦,表示絕不背叛你的朋友,違反了他的諾言。我決定明天早晨其上我最心愛的交通工具─腳踏車,去拜訪住在鎮郊的一位老朋友,順便看看「我的美濃」,到底改變了多少?   ×      ×      ×      ×   晚起的我,自然無法與家人共進早餐。只好將冷掉的稀飯重新加熱,配著豆腐乳、鹹鴨蛋、媽媽親自釀製的鳳梨,自個兒吃早飯。在記憶中,家裡的早餐幾乎都是稀飯,偶爾會出現豆漿、饅頭、麵包,漢堡、三明治之類的東西,從未在餐桌上出現過。家裡沒田地,不需要下田耕種,所以這並非是因著勞動力的考量。實在是小鎮太小、太單純,大部分的人都在家中吃飯,絕少人會在外頭用餐,全家大小一起上館子,那更是想都沒想過,餐飲業在美濃是很難生存的。走在美濃街頭,所能找到的餐飲店,大概只賣美濃人獨特的食物─敉條。這是美濃人除了當作主食的米飯外,唯一的點心。想吃水餃、牛肉麵,繞遍全鎮,大概只能找到一、二家。   因著這樣長年如一日,每天早晨與稀飯相見的經驗,我對稀飯有一份難解的感情。初上台北,跟著姊姊、姊夫吃過不少山珍海味,卻最懷念那本身沒有任何味道,單純的只有水和米,必須配合其他小菜一起吃的稀飯。那像是我在浮華世界、滾滾紅塵,保有單純最後堅持。也因如此,就讀於是世界新專的五年裡,嚐到景美街吃稀飯,企圖在心理重溫屬於故鄉、大地的感覺。   吃過早飯,向家人說明了去處,便跳上我那輛「身經百戰、全身掛彩」的老鐵馬,向鎮郊騎去。國中時期,不愛唸書,成績平平,再加上青春期的叛逆,長與家人起衝突。放學後,一回到家,總愛騎著這輛老鐵馬四處去遊山玩水。有時,佇立在山腳下,凝望山的雄偉、體會山的靜穆,常會有跪下來親吻大地的衝動﹔有時,再湖畔一人獨坐,看青山倒映在胡面的影子,似真似幻。看白鷺鷥飛過湖面的輕靈,令人嚮往。藉著大自然的種種景色,我可以暫時忘記功課,一切的不快,心靈十分寧靜平和。那段日子,恐怕是我這一生中,與大自然最接近的時期,也是我與這輛單車感情最濃密的時候。   跨上單車,才踩了十來下,就看見路旁有一間「美而美漢堡店」,再踩幾下,居然又見到一家「小甜甜休閒食品店」。天啊!我沒想到美濃人的生活,已經和距離美濃四、五百公里的我同步,也吃起那不中不西的漢堡,喝起那立噸紅茶加上奶精的奶茶來了。印象中的美濃人,甚至說刻板印象中的客家人,都應該是勤勞刻苦、腁手抵足、櫛風沐雨……這類形容詞所形容的對象。客家人的群像,應該是稻田,菸田中辛勤工作的農人,河邊洗衣的婦人,怎麼樣都不像是坐在速食店吃漢堡、喝咖啡或奶茶的人。在美濃人的腦海中,除了「勞動」這個字眼外,似乎開始建立起「休閒」這個觀念。   當我心中不斷思索這個新店面的產生,代表了什麼樣的時代訊息,及它們將會帶給美濃多大的衝擊,造成多大的影響時,老鐵馬已帶我走向鎮郊。   相對於「鎮區」的巨變,「鎮郊」除了又冒出幾幢新樓房之外,並無太大的改變。這使我因生疏而不安的心,逐漸平穩下來。這是我記憶中的美濃,安安靜靜、空氣清新、風光清麗,生活步調慢得使你幾乎要懷疑起:這兒的時鐘是不是走的比較慢?   路旁原本長有高大的椰子樹,猶如一排威武的勇士,守衛著來往人們。美濃是個山城,由外地來拜訪美濃的旅人,只能經由二條道路,從旗山進入美濃。而這條道路,是主要的必經之路。外地來的遊客,奔馳於這條馬路上時,看見路旁高大威武的椰子樹,一望無際的稻田或菸田,和右手邊綿亙的月光山山脈,往往會對美濃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今,為了拓寬馬路,這些椰子樹也難逃被砍的命運。就和台灣各地僅剩的幾條林蔭大道,也逃不了被砍的命運一樣,為了經濟發展,人們總是犧牲供養人類,負載人們的大自然。想到以後再也看不到這些椰子樹,我不禁多看了幾眼,希望它們的丰姿,永遠存在我的腦海。   帶著斗笠的婦人,三三兩兩的坐在椰子樹下乘涼。是工作的點心時間吧!看她們的打扮,應該是菸田主人請來採菸葉的工人。美濃的農家,在兩期作中間的空檔期間種植菸葉,約莫在秋天時分。種植菸葉十分辛苦,採收後還要烘烤,手續繁雜。在踩收時,雙手常被弄成像黑炭一般,農人們戲稱為「冤業」。其實,它一點都不「冤」,農人們雖然付出了相當的勞力、心力,它也回饋的農人,為他們帶來財富。它不僅是美濃的財富,使美濃有「菸草王國」之稱,也為美濃的秋季添加了美麗的色彩。晴空、白雲、青山之下,一大片已逐漸轉黃的菸田,白牆紅瓦的農舍,及一幢幢帶有小閣樓,專門烘烤菸葉的菸樓,形成美濃獨特的秋天景色。   又是一家掛著「真正祖傳」的紙傘店,一路騎來,已有好幾家紙傘店都掛著這種招牌。前些年,中國古物在歐美掀起一股「東方風」,國內也馬上跟進,一時之間,茶藝館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為了佈置「復古」的風味,紙傘是少不了的擺設。需求量一大,美濃也開始冒出許多的紙傘店,只是良莠不齊的情況下,令人擔心會壞了「紙傘的故鄉」之名。   再騎了幾分鐘,那幢傳說中鬧鬼的三合院出現了。從前每每經過這裡,總是快快地騎過去,心中直念「阿彌陀佛」,。然而,今天天氣晴朗,陽光普照,不時又可以聽到附近田裡工作的婦女說笑聲,沒有鬼會挑這個時候出現吧?心裡不緊張,踩著腳踏車的速度也慢了下來。從不曾好好看過這幢坐落在菸田中的三合院,今天細看之下,才發現這幢古宅保存得很好,也許就因為大家的不敢接近吧?   這是一幢美濃常見到的三合院,有正房、偏房和祖祠,祖祠門上有堂號和對聯。堂號會隨姓氏不同而有所不同,如陳姓是「穎川堂」,林姓是「西河堂」,曾姓是「三省堂」……等。客家人有強烈的宗族觀,在蓋三合院時,一定將中間的房間當作祭祀祖先的地方。時代潮流畢竟是抵擋不住的,現代的水泥鋼筋樓房,已取代了三合院。常可看到一些古老的三合院,被夾在兩幢現代樓房之間,現代文明已進入這古樸的農村,並改變了它的面貌。幸好,後代子孫並未忘祖,在樓房的最上一層,往往是一間「現代」的祖祠。美濃是一個相當純粹的客家村落,外來人口很少,所以,一切的客家風俗也保存得很完整。外地的客家人到美濃,恐怕多都少少有些「朝聖」的意味吧?   朋友的家已出現在眼前,事先未通知她,不知她是否在家?再過一陣子,她便要從「美濃」到「美國」,念企管研究所。而我,不但選擇留在國內唸書,還念了冷門科系─中文系。就她而言,這是難想像的:妳念中文系,畢業後能做什麼?我不言語,「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樂在其中而不疲。彼此都清楚,此去經年,二人的路會越走越遠,越走越分歧。但,不管未來變成何等情況,我希望我們都不會忘記一句美濃的俗諺「走上走下,不如月光山下」,故鄉將永遠是我們魂牽夢縈之處。雖然,那時的美濃恐怕已被現代文明同化,再也不像兒時記憶中的美濃。然而,不管她變成何等風貌,她永遠是涵養我們的故鄉。她在美濃子弟的心裡,是一塊永遠的淨土,我們永遠的故鄉。

 

|回到頁首 | 返回第十二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