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題:述說臺灣茶

講者:羅英銀

時間:109/11/25

地點:B0702教室

 

與會老師除了本班的葉老師以外,還有哲學系黃老師一同赴會,聆賞羅女士對於茶在各方面的知識研究。因為擔任編輯一行,因此應葉老師的邀請為課堂、有興趣的同學帶來最專業的茶藝敘說。

以茶產業歷史而言,在1858年因清廷簽訂的天津條約,使淡水、台南開港通商,開啟台灣對外重要商貿門戶。因商船製作精良,有遠從英國來的陶德等人,引茶種植、外銷,促進茶葉發展。1869年時陶德就將2131擔的茶分兩船外銷至美國,大受好評。此時台灣茶有九成都作為外銷,其中八成去了美國,一成則是供應東南亞華僑地區。另外,茶的運送因跨洋銷售,是以水路作為運輸道路。淡水河南北岸老街的興起,也可見得跟茶的發展有著緊密的關係。

1895年台灣各讓於日本,發展紅茶。產區發展到桃竹苗地區。1945年光復以後發展炒菁綠茶,外銷遠至北非,且在1964年外銷超過紅茶。1965年則發展起蒸青綠茶,銷往日本。1972年是本國茶產業的全盛期,有多達300家茶廠設立。

1975年因不敵印度、斯里蘭卡地區的低廉成本原料、勞力,由外銷轉內需,並舉辦茶區比賽,競逐茶品種的優劣。1980年日本興起烏龍茶,再度掀起一波熱潮。這時期的工藝,使六大茶類可全納入壺泡。

再來以產區看茶產地的分布。講師談及屏東的港口茶,是清朝縣老爺帶來的茶種。

茶的製作特色則依發酵、培火的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口感,如同咖啡,只不過喜歡喝茶的人有些會因咖啡的味道過於重,而無法接受其滋味。依據個人喜好不同,品評不同。

從茶的文化論起,可追溯至1970年代,茶葉興盛、製茶工藝健全,也因此讓人民培養出飲茶的習慣。台灣茶發展的條件,其一,是因為多元的國際文化,而有了涵養包容的實用主義。從荷蘭、鄭氏、清領、日治、國軍來台、朝鮮戰爭等時期帶來的茶種,以及思想上人民自決、思想自由、西方美學激盪……產生不同的火花。其二,政經條件富足,讓其跨出台灣實驗性壺泡文化。九年義務教育使社會知識分子增加;十大建設帶來人潮與消費,連帶出現許多茶藝館;1987年解嚴,人民可自由結社,可以圍聚一塊品茗;1966年復興中華文化運動;七十年代的鄉土學論戰,皆促進茶的文化發揚光大。

在困頓的年代,台灣流行功夫茶。民間有茶車販售功夫茶,那時的外觀可見實用主義的抬頭。功夫茶是以茶湯為基礎的壺泡文化,後來受凍頂茶影響,脫離功夫茶原本的束縛。

因茶本文化興盛,眾多茶藝館開張,發展出茶盅。由外國人進口的瓷器製作而成。便於品茗、泡茶、分享。由茶盅,可見到茶由單一的點,由點推送的線,以及線連結起來的面,這是茶空間的建立。

無論是外顯的行茶儀式、茶席布置、茶會儀式;內顯得茶湯品味、精神內涵,都可以看到今日茶文化的思想、文學、藝術風格的表現。作為一項優良的文化傳統,它同時可以現代化,並且將其發揚至世界,讓各地的人們了解茶文化的美麗,並且更深的了解其歷史與精神。

 

|回到頁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