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文化復興論壇:振興中華文化是兩岸共同事業

文化復興論壇現場圖片(中評社攝)  中華文化復興論壇1112—13日在北大舉行,昨日,南開大學台灣經濟研究所教授朱磊作為第二分組報告人作總結發言,分享與會專家學者關於中華文化的歷史與現實、中國夢的文化內涵、中華文化復興與兩岸關係的精彩觀點。 

 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認為,文化傳承關鍵是教育,傳播的途徑最重要在學校,要重視學生教育和課綱問題。 

 中評社北京1114日報導,台灣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教授趙國材表示,除抗戰史外,南海檔案應加強整理,中國在大國外交的同時,周邊諸國及歐亞應是重點。此外,他還在法律、外交、軍事等方面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民革中央聯絡部副巡視員、全國台灣研究會理事章仲華以親身體會感性闡述中華文化的重要性,並提出推進中華文化的建議。振興中華文化是兩岸共同事業,更要引起兩岸共鳴,兩岸文化交流要上升到精神價值層面。 

 暨南大學珠海校區地緣戰略研究所教授、所長張江河認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要講條件,看周邊的對手是狼還是羊,來決定實行王道還是霸道。要釐清中華文化和中國文化,中國精神和民族精神,民族復興和民族文化復興的區別和關係。 

 台灣戰略學會理事長、教授王崑義將2015年作為中國崛起的新軸心時代的開始,唯有中國堅持履行和平崛起與和平發展的道路,中國才可能再造另一個新的軸心時代,這才是中國對世界最大的貢獻。 

 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教授謝政諭表示,文化是較深遠的議題,如果太強調現實利益,不利於兩岸關係發展。兩岸真正的深水區在文化,文化復興應該有反省性、包容性、借鑒性、創新性。

 台灣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秘書長陳春霖從文化復興到民族復興的角度,強調審美體系的淬煉、重建及普及,促進非盈利組織的蓬勃有序發展,重視社區作為在地文化發展的基礎單位,要家庭、學校、社區三線共建。 

 上海台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台海研究》主編倪永傑呼籲要創建兩岸共同價值,構建兩岸心靈契合,促進兩岸朝互信互尊、包容理性、多元共享、民主公正及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發展。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所長湯紹成提出,中國1950—1980年輸出革命,1980—2010年輸出商品,今後30年應輸出價值觀,尋找和樹立自己的話語權和感召力。

 台灣藝術研究院院務顧問蔡典謨建議中華文化復興應與文化多元發展相輔相成,以包容的心胸使中華文化脈絡與各個地方的本土化結合。 

 朱磊將包括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在內的文化概念分為普遍性文化與特殊性文化,他認為前者是不同社會群體基本都會經歷,只是出現早晚不同的文化特征,有先進後進之分。後者是一社會群體區別與其他社會群體的獨特特征,沒有先進後進之分。 

 朱磊表示,國家統一如果採用和平自願的方式,一般是普遍性文化處於先進地位的一方吸引另一方。就當前兩岸而言,大陸主張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台灣目前堅持不統、不獨、不武,顯然是大陸在主導兩岸的和平統一。大陸應該認真研究哪些文化特征屬於先進的普遍性文化,大陸已經具備哪些,以及哪些方面還需要加強,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決定兩岸關係關鍵是大陸發展進步的文化內涵。(閻光濤編)

【中央網路報】
兩岸/文化復興論壇:振興中華文化是兩岸共同事業-政治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51114/15539240.html

 

 

|回到頁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