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天下雜誌】東吳大學潘維大校長:鬆綁學士後學位 比在職碩士更符合職場需求

  • 02/27/2024
  • |
  • 期數:339
  • |
  • 重要校聞
  • |
  • 資料提供:校長室
  • |
  • 瀏覽次數:1157

【文/ 潘維大、未來高教、天下雜誌790期】

又進入新的一年,攸關高三生往後4年求學之路的大學學科能力測驗,於113年1月20日登場,各大學皆展開招生作業。當少子化不可逆,招生便成各大學的棘手課題。這也促使許多大學校長不斷思考,因應這場困局的生存之道。大學如何轉型應對,或許能從兩個角度思考。首先是我們的年輕人、大學生要學習什麼樣的知識,才能適應未來的社會。較確定的是,當前大學的傳統分科,舉凡理學院、社會科學院、商學院等,以單一知識進行分類的方法,都不足以應付未來所需。大學內部的組織、課程調整已是迫在眉睫。第二,在大學之中,尤其是私立大學若要繼續生存發展,必須提供足夠課程、師資,讓學子認為到這所學校就讀,能有所得。然而,現實並不總是盡如人意。即使每所大學盡其所能調整課程,符合學子需求,假設國立大學招生人數不做任何調整,到了2038年,高中畢業生人數只能滿足國立大學加私立大學醫學院的招生。

招生須拓向在職者

 換句話說,私校除了醫學院的科系,幾乎都收不到學生,未來大學不能再僅以高中畢業生作為唯一的教學對象,必須設法吸引已在職場工作的人重返學校,這也是近年不斷提及的「終身教育」。這項概念並不新,但配套措施仍有改善空間。一是改變學制。譬如,給予累積幾年工作經驗、想再攻讀一門專業的人「學士後學士」學位,修課期間或許1至2年不等,這樣的學位制度應該被鼓勵。二是課程必須修改。如前述,從現在到未來的社會,一個人不能僅有單一專業,而是將既有核心知識結合更多元領域的整合型專業,大學應回應當下社會,從需求面倒推課程。但在這段過程之中,我們可以想見,在現有的科系劃分之下,有些科系的招生勢必愈來愈不樂觀,還可能面臨減班、停招。除了影響校方財務,科系現有的師資、職員人力也必須有妥善做法因應。無論哪個科系停招,不意味該科系的專業不重要,而是單一領域知識不符合社會需求,或需求減少,這些核心知識依然重要,也有存在的必要。所以,即使科系不存在,但系上師資仍能開設約8到16學分的學程,由淺入深,講出核心的知識、價值理念。

針對需求開設學士後

綜合這兩項主張,我認為未來大學的生存之道,關鍵之一是提供針對社會需求所開設的學士後學士學位。但目前開設新科系的流程很冗長,從學校內部行政會議、校務發展委員會初審,再送外審,外審後送校務發展委員會複審,通過再送董事會,董事會通過送教育部,教育部同意後第2年才可招生,無法應付瞬息萬變的世界。教育部層層把關,固然是為維持辦學品質,不過我也想建議,或許能考量各大學招生情形、辦學成果等指標,在最低限度管制下,給大學較快速設立學士後學士學位的權限。過去,英國牛津大學的著名教育風格是「慢慢來」,學子日日漫步林間,生活在濃厚的學術氛圍中,靜心思考如何做學問。但未來世界更講究性價比與效率。

不能再慢慢來,盼給大學彈性

 希望教育部能賦予大學彈性,是因為我們雖能預見未來是整合型、跨領域知識當道的時代,卻仍不清楚哪些領域知識的結合,會是下一波大趨勢,這也是我認為必須留任停招科系教職人力的原因之一。舉例而言,以前沒有企業管理學系,但隨著相關需求愈來愈多,從政治系、法律系、經濟系、會計系等科系各自抓取部份理論與課程,企管系於焉誕生。無論如何,當時代與知識發展到一定程度,自然會生出新的需求。譬如半導體學院近兩年突然成為許多大學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幾年前無法想像的光景。如果要設立新學位,都必須經過冗長程序,甚至被以「沒聽過該科系名稱」為由回絕,某種程度上是阻擋創新。唯有交由大學自行決定要回應哪些社會需求、給予相應學位,讓每所大學都有發揮空間,突破框架創新,才有機會繼續生存發展。以學士後學位為例,上課時間不那麼死板,可以一定程度的遠距上課,學習方式愈彈性愈好,營造出更符合需求的環境,終身學習才能真正發展、實踐,而非一直單純停留在觀念。也有人不免好奇,部份科系已設有在職碩士專班,為什麼我會提倡學士後學士學位?我不排除給予碩士學位,但目前的在職碩士專班,多是在既有的基礎知識上繼續研究,而未來世界需要的跨領域知識,是綜合多門學科的基礎知識,與碩士的概念不同,因此我才提出這樣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