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中心訊】
什麼是國寶?一般泛指國家所認定的具有歷史意義、藝術價值的文化遺產,舉凡古物、書畫、文獻、建築均在此列。113年11月22日,通識教育中心與第二專長「資料科學與應用」課程鍾震耀老師邀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余佩瑾到校演講,講題為「遇見國寶」,除了分享故宮所藏的文化瑰寶外,亦藉由國寶的特殊意義發人深省。
從「《清明上河圖》」到「〈前赤壁賦〉」,從「翠玉白菜」到「白玉錦荔枝」,從「龍紋天球瓶」到「霽青描金游魚轉心瓶」,每一項國寶均蘊含當代的生活技藝、地方風俗、藝術成就,尤有甚者,更能從中發現巧思,挖掘古物的言外之意與歷史底蘊。
余副院長表示,國寶在國民心中產生了大大小小的想法與期待,如好奇、敬畏、感慨、自豪、珍視等,並可能藉由近距離的文化體驗,喚起民族的認同感與歸屬感,理解了歷史的變遷,也就能讓看待事物的視野更加多元。
為此,故宮博物院除了收藏、維護各項文化瑰寶外,也開發大量文創精品與生活用具,嘗試融合古今,如推出大眾耳熟能詳的翠玉白菜零食「百財有餘乖乖」、將飲用水包裝成龍紋天球瓶花樣的「朕賜好水」,皆是古今文化碰撞下的新興產物。
每一項國寶均經過歷史的淬鍊、時代的洪流傳承現代,再由現代人賦予其珍貴意義,實則單以「寶物」而言,每個人心中都有各自不同的價值定義,珍惜現在所擁有的,或許有朝一日,己身所喜也能化身為後世所愛。歡迎關注通識教育中心發布的各種新消息!
通識中心網站:https://web-ch.scu.edu.tw/generaledu
通識中心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generaledu
【文圖/通識教育中心】
2024/09/18 |校友動態
2024/09/18 |重要校聞
2024/09/20 |重要校聞
2024/09/24 |校友動態
2024/09/20 |校友動態
2023/10/18|校友動態
2023/10/18|校園花絮
2023/10/18|校園花絮
2023/10/18|推薦閱讀
2023/10/18|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