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語言文學與文化—東吳翻譯學報《譒》創刊暨論文發表研討會

  • 12/07/2020
  • |
  • 期數:323
  • |
  • 學術交流
  • |
  • 資料提供:外語學院
  • |
  • 瀏覽次數:1332

【外國語文學院訊】

本校外國語文學院自108學年度起召集院內從事翻譯教學與研究的教師成立翻譯工作室,歷經一年的努力,終於在109年10月30日正式出版東吳翻譯學報創刊號,其中文刊名為《譒》,英文刊名BO;每年4月及10日出版,內容刊登英、日、德、韓語種之翻譯類研究論文、教學實務報告、譯作、評論、書評、譯評、譯註。

張上冠院長在創刊詞中說到:「做為翻譯學術期刊,《譒》的內容是「言番」也是「番言」:它接納外國語言,它討論外國語言,它使用外國語言,而從相對的角度而言,它自己也是「番言番語」。張院長認為,當人從事語言翻譯/翻譯語言時,無論使用外國語或本國語,「番言」和「言番」都凸顯/隱藏了他者語言的「蹤跡」(trace)。我們無法完全按圖索驥,沿溪徐行而直抵桃花源,在「翻譯」的路上,「番異」終究成為了翻譯的註冊商標,然而我們每次的翻譯經驗並不相同,任何一次經驗永遠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於是翻譯讓我們理解一個事實:認識他者認識中的我其實也是認識自己;若無法全然瞭解他者,我當然也不能自認完全瞭解自己。在此層意義下,《譒》將扮演了自我和他者互相溝通的翻譯平臺。」

《譒》創刊號收錄了三篇大陸學者所撰寫的學術論文: 深圳大學蔡新樂教授從跨文化翻譯角度,詳細比較「聞一知二/十」的各種中(白話文)、英譯文,強調必須從儒家義理,以中庸之道來詮釋,方能在翻譯中復原經文的意義。南開大學胡翠娥教授與中國海洋大學任東升教授聚焦利瑪竇《天主實義》的人性論和修德說,指出利氏陷入語言陷阱,導致基督天主教義的普世性遭受儒學傳統的削弱,同時強調東西雙方的論說維度和含義仍然有別。東北師範大學龐秀成教授遵循傅偉勳「創造的詮釋學」所提出的「五謂」,將其做為詮釋學進路,以「朝聞道、夕死可矣」為例,討論思想文本的翻譯問題。大陸學者惠賜大作,為《譒》的創刊號添加光彩,也為兩岸學術交流樹立楷模,另有4篇學者稿件來自賴錦雀特聘教授、萬壹遵助理教授、張忠安助理教授、鄭惠雯助理教授,德文系也因適逢學系翻譯書籍計畫邁入第15年而邀請廖揆祥副教授撰寫專題成果報導,此外,蘇正隆和曾泰元兩位教授分別撰寫了「譯海神遊」及「譯海游思」專欄,為《譒》的創刊更添光彩。

《譒》第二期即日起開始徵稿,截稿期限為110年1月4日,歡迎各位老師及同學踴躍投稿,投稿規定與論文體例請至外國語文學院官網查詢。

【文圖/外國語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