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大塊假我以文章」一語道盡了自然是最豐富的生活題材。99年12月2日(星期四)商學院EMBA舉辦99學年度第二場讀書會,取材國家地理雜誌資深編輯Peter Miller所觀察撰寫的《群的智慧:向螞蟻、蜜蜂、飛鳥學習組織運作絕技》,從自然界幾個動物群體的生活與合作定律探討「群」和「管理」。本讀書會由EMBA翁主任望回擔任主持人、王國強(磐石金融服務集團輔訓部經理)導讀、鄭啟慧及蕭麗慧(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上櫃監理部專員)擔任與談人。會中討論相當熱烈:究竟自然界的「群」是否只是人類的智慧所附予?亦或,群的最大效力為何?不合群是否為團體中的累贅?群的目標性為何?群與經濟的運用和關係等議題皆是本日讀書會精采的交鋒點。
導讀人王國強分享了四種動物的運作絕技:螞蟻、蜜蜂、白蟻和飛鳥。螞蟻在雜亂無章中展現效率,無論何種模式、形狀、行為,其事先都沒有任何設計藍圖,而是由上而下、自然地出現。採取去中心式的決策,隨時反應資訊;蜜蜂善用了知識的多元性:覓食蜂運用8字舞軸線與鉛垂線的夾角代表食物的方位,而多隻偵察蜂搖擺起舞協助提供最佳新巢所在;白蟻藉由已完成的行動刺激同伴的行為,與大家建立結構互動,組成間接協同合作的定律,這樣的現象在2005年8月卡翠納颶風侵襲美國路易士安納州南部,紐澳良市的通訊系統斷訊時,一種新的網絡建構方式(自發性、去中心式、間接傳達的聯繫方式)開始出現,看似混亂的協同合作開始發揮救災的功效;上百隻鳥群適應性的模仿,使群體影響個體,有序地在藍天一體翱翔。
但是,群體行為的失控盲目,卻有可能帶來不幸的結局:原本溫馴、害羞的蚱蜢,亦有可能變成一群貪得無饜的蝗蟲。在集體失控、陷入瘋狂的市場而造成非理性的繁榮,終將走向泡沫的破滅。
與談人分別就自己的專業與生活經驗進行讀書會的分享。鄭啟慧認為:白蟻對環境變化的表現就如同人體的白血球,透過協同合作的機制產生自我癒療能力;而蚱蜢變蝗蟲係因後足身體上的碰觸引發血清素,使性情大變,從抗拒接觸(孤居相-蚱蜢)轉變為喜好接觸(群居相-蝗蟲)。另外一位與談人蕭麗慧則將審計作業與群體智慧連結:強調獨立且多元比才智更重要,尤其不完全的去中心式,才能激發團體共同的行動、資訊分享並追蹤同伴的行為進而作出反應。
讀書會中多人對於「群」的概念多有批判和質疑。援引商業周刊第1198期面對80年後史上最難管的一群人,這些看似不合群卻能透過所謂的社群活動達到高績效,而同好間釋放的「費洛蒙」也許就是掌管這群人的核心精神所在;翁主任認為,書中群的概念就如同慈善單位,哪裡缺人就往哪裡去,無須點名指派;亦有人認為強烈的費洛蒙可推介於「潮經濟」,引發群聚效應。
有人笑稱本次讀書會是「費洛蒙」結合了一群熱愛讀書、對經營管理有熱情的主管們,更可貴的是,集結眾多與會者對於「群」之概念的多角延伸,並在一來一往的激論中得到最適切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