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近年來影像紀錄片漸漸為台灣社會所重視,無論是記錄九二一地震的「生命」;台南後壁農民生活的「無米樂」;或是記錄黨外民主運動人士田朝明夫妻的「牽阮的手」等等影片。甚或,近年來風起雲湧的公民新聞報導,這些不同形式的影像敘事記錄,不但深入剖析目前台灣社會不同面貌與問題,也賦予影像敘事更深厚的社會意涵。顯見台灣社會對於影像紀錄的認識,無論在美學形式的開創和題材內容的選擇上,甚至紀錄片收視的觀眾群等,都有突破性的發展。然而,「欣賞」記錄片可以是一種純然美學的角度;但教育同學如何實際去操作、創作一部影像紀錄片,則是另一個層次的嚴肅議題。
紀錄片建構的不僅是影像與事件的結合。透過影像、聲音與文字交疊出一種敘事文本,配合導演顯性或隱性的影像語言,使觀眾者從純然的客體,轉化為敘事主體。「誰在看誰?」這個問題一直是紀錄片修辭的影像、文字和聲音的核心。此外,影像記錄本身,更是為意識形態表達、文本敘事的一種工具。誰掌握了它就擁有發言和詮釋權。
過往,這種「話語權」通常掌握在政經社等領域的菁英手中,透過主流傳播影響普羅大眾。如今隨著影音攝製器材的普及,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學習拿起攝影機為自己發聲,由庶民觀點來譜寫自己的生命史。
從此意義來看影像紀錄的培訓工作,本質上是一種「賦權」(empowerment)。而其中「思考方式的引導」,往往扮演重要的角色。若要議題進行有廣度又有深度的探究,我們從必須看見「現實」背後的觀點與價值。本工作坊希冀透過專業講師的邀請,以及影像記錄等基礎課程的培力。讓參與者能從一個紀錄片的門外漢出發,由基礎理論、攝製流程、哲學思考到技術層次的訓練與實作拍攝,短時間內學會如何拍攝一部紀錄片,並以此來表達他們的觀點。
舉辦期間:每年12月的連續兩個周末,舉行為期2~3天的工作坊。
工作坊課程
基礎 課程 |
|
實作 課程 |
|
成果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