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講座活動報導】自學力的根本基礎:批辨資訊真假
新時代不可不注意,小心假新聞就在你我身邊!本組於112年10月23日在城中校區哲名廳舉辦自主學習講座活動,邀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林果葶助理教授,以「自學力的根本基礎:批辨資訊真假」為題進行分享,分享如何避免自己被騙,甚至可能成為散佈假新聞幫兇的方法。
媒體素養是新時代的議題,更是教育部極為重視的基本素養,本校一向秉持提供學生優質環境,帶入與時俱進的內容,並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與反思,特別是現代人人手一支智慧手機,重度使用社群媒體,甚至可以自己創作成為網紅、自媒體,正確的觀念更顯重要,因此藉由長期關注媒體素養,並為教育部媒體素養種子教師的林果葶教授,剖析數位時代的各種樣態,達到觸發學生思考的效果。
進入AI時代後,社群平台所提供的訊息具即時性,但面對各種資訊,究竟該如何分辨真假呢?林果葶教授提到,假新聞並非現代社會的專利,早在希臘雅典時代就有,甚至清朝也曾出現,而到了現代與社群媒體結合後,影響力提高到足以撼動社會。後續並深入分析假新聞的類型,包括「不需要太關注的真實事件」、「利用社會大眾精心設計的偏頗內容」、「不選擇立場、說服讀者的擾亂理性資訊」等。
當然,林果葶教授也歸納出包括對標題抱持懷疑、仔細留意網址、調查新聞來源、注意不尋常格式、檢查照片、參考其他類似報導等十項判斷假新聞的原則,並提出「SMCRE」的重點,即「Source消息來源是否合理」、「Message訊息是否合乎常理」、「Channel管道是否經認證」、「Receiver訊息接收者是否為高度興趣者」、「Effect散佈後產生的影響」等,並實際舉出疫情期間自己都曾受騙的假新聞。
最後,林果葶教授也提醒,在演算法介入之下,我們平常所點擊收看內容、滑手機看特定資訊的時間長度、甚至我們平常說話的討論事項,都可能被掌握,因此不經意就會跳出平台精準投放的廣告。而面對各種廣告及可能的假新聞,務必要多一分思考,透過查證與自我意識,避免成為假新聞散佈的幫兇,每個創作者也都有社會責任,大家都應該具備基本媒體素養,拒當巨量訊息魁儡。本次活動共計17位教職員生參與,講座量化回饋部分,參與者對於講座活動整體滿意度平均達4.53分,其中「資訊科技應用」、「持續學習」學習效果認同度分別為4.4與4.58分(均為5點量表)。
相關連結:
- 學生自主學習社群講座:自學力的根本基礎:批辨資訊真假(講座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