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題:台灣社區實踐協會的組織狀況及運作

講者:李柏祥

時間:109/10/03

地點:綜合大樓B618

 

1. 目標

透過業師的實務經驗連結非營利組織管理概論,讓學生更熟悉理論內容。

2. 實施方式

簡報說明、問與答

3. 執行成果(活動報導)

講者一開始介紹自己,在就讀輔大社工系時,偶然因為羅秀華老師的安排而進入萬華區實習,剛開始進到社區時,不知道要做什麼,有時會在陪伴孩子讀書、教功課的過程中,發現孩子是隔代教養家庭;有時在社區走來走去時,看到拾荒奶奶在撿回收,會跟著他一起撿;有時進到菜市場裡,跟攤販買菜聊天。漸漸地,在社區晃來晃去後有混沌的感覺出現,這時助教提出一個活動讓大家一起來煮食物,但器具要到社區去借用,講者說藉著這個活動,更瞭解之前相處的對象,而且在活動過程中,鄰里間有更多交流,本來不熟悉的居民也變熟悉了。講者畫圖跟大家分享,並解釋圖畫,一開始進入社區,在遊蕩時期時感覺自己還是個小嬰兒,很瘦弱、混沌,後來慢慢成長到有力氣、順暢的感覺。

協會在台北市萬華區新安里,這邊有無家者、都更的議題,服務區域包括萬華區青年公園周遭的七個里稱為「青年次分區」和南機場整建築宅。講者提到這個地區在1960年代時,政府興建整建住宅安置,五層樓高的整宅,每一戶坪數少、房子小,但生活機能方便,然而經過五十幾年,老房子年久失修,有條件的人搬離,沒條件的人留下,在台北市房價高漲的環境中,這裡房子小、租金相對低廉,因此承載很多臺北市勞動力和移動人口的居住空間,存在各式各樣居住族群的差異。另一方面矮房區,則是雙和市場周遭的違建區域,居民來自於隨著國民政府來台的軍眷和1950、1960年代的城鄉移民,當時居民在政府的默許下自行搭建房舍,但隨著時間的流逝與都市的發展,這裡成為國有地上的違建戶,居民大多住了四、五十年,多為經濟弱勢的年長者。

講者介紹協會的理念是「一群共同生活的人,腳踏實地的發展,對彼此做有意義的事」,並說明現在的工作團隊,有理事長、外聘督導、榮譽督導、社工5人、輔仁大學新安社、志工、實習生,並在社區發展合作經濟、創造社區互助與就業的機會,像是組織少女一起發展手作小組、與婦女形成托育工作的小組、還有協助新住民媽媽開越南小吃店「越窩越好」(播放2018越窩越好紀錄片)。特別提到會在輔仁大學組織新安社是為了要延續在社區做的事情,並藉著社團能有更多大學生投入社區,所以大學生是協會重要的人力來源。最後講者補充協會的財務狀況(22%來自社會局、42%來自聯合勸募、剩下36%則是和店家合作),為整個演講畫下一個句點。

 

    

 

|回到頁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