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題: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的象圈工程:找對的人做對的事
講者:莊贊靈
時間:109/12/19
地點:D0618教室
1. 目標:藉由講者的實務經驗分享讓同學瞭解非營利組織背後的運作。
2. 實施方式:講者用簡報搭配圖片、文字說明。
3. 執行成果(活動報導)
在伊甸服務已經30年的講者莊贊靈先生,提到伊甸像是社會服務的火車頭,自己在民國82年從總會被派去桃園分會,在民國86年到新竹分會,及早期走上街頭、早療體制的建構,講者都有參與,累積不少經驗。
伊甸現今服務的重點在失能家庭,往外延伸四個方向分別是弱勢兒童、成人身心障礙者、一般老人及失能長者、偏遠社區及新移民家庭等,而講者則是負責偏遠社區及新移民家庭這部分的業務。
講者提到民間與政府的合作關係在政府評鑑後的改變,本來服務的是案主,而如今服務對象卻變成評鑑委員,因為評鑑要通過,機構才能繼續服務案主,接下來講者秀出一張民間與政府的合作關係圖表,說明橫軸為與政府關係互賴度,縱軸為使命與核心價值認同度,如果與政府關係互賴度及使命與核心價值認同度皆高,那民間和政府為夥伴關係;如果與政府關係互賴度低、使命與核心價值認同度高,則民間和政府為契約關係,講者舉早療例子說明,剛建構早療服務模式時,大家都在學習,政府會詢問伊甸意見,而伊甸也會派人去上課,兩者這時為夥伴關係,但評鑑制度出來後,則變為契約關係,機構這邊變成「只會守,不會攻」,而守指的是寫政府方案拿補助;攻指的是倡議,從夥伴關係變成契約關係的感覺差很大。
接下來講者提到伊甸最近創新的方案叫做象圈工程計畫,自2006年起關懷偏遠地區學童,原本伊甸是以「需要為本」的觀點,看到偏鄉孩童的問題和不足,想要引進資源,協助社會解決問題,但現在伊甸改變既有的方式,以「資產為本」的觀點,重新發掘社區既有的「長處」和「潛能」,並和當地的立案單位合作,例如學校、教會、村里組織、及社(財)團法人,然後有效運用社區內部的資源,建立社區本身解決問題的能力,充權社區。
講者認為現在社工寫的方案已經僵化,只注重在產品、服務和數字這方面,沒有看到案主的需求,應該注重多元與融合,也提醒在座學生,以後工作寫方案時,要善用外部力量借力使力,因為方案是要大家參與的,不能只有社工一人在其中,這樣才能有效達成方案的目標。
最後在發問問題時間,有同學問講者對於街賣的看法?例如:新巨輪協會,講者回答一般募款或街賣都要登記,才算合法,如果是賣愛心筆的,就是不行,因為會讓民眾失去對機構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