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著作與研究計畫 |
研究取向
台灣高雄人、祖籍安徽宿松。美國芝加哥伊利諾大學社會學博士。
研究領域為社會學理論、藝術社會學、台灣流行歌研究、道家身體研究、都市社會學、社會地理資訊系統。
經驗研究致力於60年代臺灣歌謠的經典個案分析與城市歷史地理探究,特別是流行音樂經典歌手與城市空間的GIS數位人文關連;近年來將觸角延伸至30年代的東亞,戰後初期的日本與中國的上海,與東南亞新加坡等地,一路探討至戰後的80年代,臺灣歌謠與日本歌謠的交織,臺灣流行歌與華人社會流傳的跨界交互作用與長時段文化社會影響。
社會學理論部分,聚焦於從馬克思到德勒茲的經典重新閱讀與理論探究。特別是從阿圖塞結構主義探討馬克思與德勒茲理論行動關連,與從複雜理論解讀德勒茲《千高原》和道家身體的比較研究。
主要經歷、學會職務
主要經歷
1.日本立命館大學歷史都市研究所訪問學者(2012)
2.北京大學社會系訪問學者(2007-2009)
3.南京大學社會系客座教授(2010-2013)
4.捷克查理大學社會系訪問學者(2017)
5.捷克瑪沙里克大學中國文化研究系客座教授(2018)
6.上海交通大學文學院訪問學者(2019)
學會
1.臺北市丹道文化研究會理事長(1999-2001)、榮譽理事(2002後)。
2.臺灣藝術與文化社會學學會理事長(2015-2019)、榮譽理事(2020後)。
研究成果
主要著作
l.《社會學理論—從古典到當代之後》(三民),2006年1月。
2.《馬克思學:經濟先行的社會典範論》(唐山),2009年5月。
3. C.S.Stone Shih,Contesting Urban and Rural Space in Desakota Regions of Taiwan--A Case Study of I-Lan County,3(1)93-120,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 ASIA,(2012,Sage Publication).
4.《時代盛行曲:紀露霞與台灣歌謠年代》(唐山),2014年1月。
5.「歌謡、歌謡曲集と雑誌の流通:中野忠晴、「日本歌謡学院」の戦後初期台日に対する文化を越えた影響」,p. 101-132, 『台湾のなかの日本記憶』,三元社, 日本,2016年1月。
6.《探索藝術的精神性:班雅明、盧卡奇與楊牧》(書林) 2018.01
7. CS Stone SHIH, 2019,Entangled Identities: The Music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of Hsu Shih—A Vanguard of Taiyu Ballads. In: Made in Taiwan: Studies in Popular Music. p. 75-89,A volume in the Routledge Global Popular Music Series. Eva Tsai, Tunghung Ho, Miaoju Jian (Eds.), British, Routledge Press.
8. CS Stone SHIH, 2020, Digitalized Enka Style in Taipei: The Japanese Cultural Space of Taiwanese Ballad Imagery. In: Spatial Synthesis: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 P.107-122. Prof. Xinyue Ye and Hui Lin (eds). New Jersey: Higher Education Press.
9. 《歌流傳社會學:「洄流迴路」與台灣流行歌》(唐山),2022年9月。
研究計畫
2019.08.01-2021.07.31,道家身體與社會理論的對話:一個道家行動類型初探 (108-2410-H-031-066-MY2)。
2017.08.01-2019.07.31,歌流傳社會學:『洄流迴路」』與台灣流行歌」專書寫作計畫 (06-2410-H-031-046-MY2)。
2016.07-2016.12,青年學者生涯發展需求調查規劃案,行政院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MOST104-2420-H-002-016-MY3-P10507)。
2015.08-2017.07,王者流行之聲:文夏台灣歌謠跨界/跨語翻唱曲的社會文化意義探究,行政院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104-2410-H-031-025-MY2)。
2013.08-2014.07,實現大稻埕異托邦:無形文化之數位人文建置與探究,行政院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NSC 102-2420-H-031-003-)。
2013.08-2015.07,「歌仔本」裡的地下迴路:台灣歌謠粉絲行動管道與社會連結之探究,行政院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NSC 102-2410-H-031-029-MY2)。
2010.08-2011.07,「寶島歌王洪一峰虛擬音樂博物館」數位典藏計畫,行政院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NSC 99-2631-H-031-002- )。
2010.08-2012.07,台灣歌謠作為一種「時代盛行曲」:台北-上海跨界城市與媒介迴路流傳的社會文化探究,行政院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99-2410-H-031-061-MY2)。
2010.08-2011.01,音樂媒介空間與數位社會文化典藏,行政院教育部顧問室─人文教育革新中綱計畫—人文數位教學計畫。
2009.08-2010.07,音樂作為一種鄉愁:台灣歌謠與民歌流行轉換之社會研究(1970-1980)(Ⅱ),行政院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NSC 98-2410-H-031 -020)。
2010.02-2010.07,音樂與社會─台灣流行音樂的數位地圖典藏,行政院教育部顧問室─人文教育革新中綱計畫—人文數位教學計畫
2008.08-2009.07,音樂作為一種鄉愁:台灣歌謠與民歌流行轉換之社會研究(1970-1980)(Ⅰ),行政院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 ( 研究計畫編號:NSC 97-2410-H-031-039 )
2008.08-2009.07,建置GIS教學平台,行政院教育部委託教學卓越計畫 (第三年延續計畫)
2009.02-2009.07,文史數位化社會地圖製作,行政院教育部人文教育革新中綱計劃—人文數位教學計畫
2008.06-2008.12,社區GIS教學推廣與應用計畫,行政院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委託研究補助
2007.08- 008.07,建置GIS教學平台,行政院教育部委託教學卓越計畫(第二年延續計畫)
2007.08-2009.07,台灣歌謠作為一種精神現象︰紀露霞演唱生命史之社會構成研究(1960與1990),行政院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
2006.08-2008.07,『東吳大學提昇社會科學整合研究計畫—「華人社會人權論述與實踐」』子計畫:重大政治案件對政治社會和受難者的影響研究(子計畫協同主持人),行政院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
2006.08-2007.07,建置GIS教學平台,行政院教育部委託教學卓越計畫
2004.03-2004.09,苗栗縣南庄鄉蓬萊村數位落差弭平與國小學童GIS學習,行政院研考會委託
2004.08-2005.02,「客家社會文化變遷調查」(GIS部分),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託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研究計畫
2003.12-2004.12,產業文化資產清查資料庫及運用統合規劃研究,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
2000.12-2003.11,『行政院國科會提升私立校院研發能量專案:東吳大學文學院人文社會實驗室—台北市士林地區人文社會變遷研究』子計畫一:地理資訊系統之建制與管理,行政院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
2000.12-2003.11,『行政院國科會提升私立校院研發能量專案:東吳大學文學院人文社會實驗室—台北市士林地區人文社會變遷研究』子計畫七:士林地區地方權力與產業生態發展,行政院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
2001.12-2002.01,輔導原住民納保及就業問卷資料登錄之研究,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委託
2001.12-2002.01,原住民長期照護需求之調查研究,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委託
2001.08-2003.07,全球化與蘇州經濟發展的在地條件:吳江市的個案研究,行政院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
2001.08-2002.01,政府採購得標廠商僱用原住民勞工之研究,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委託
外審期刊論文
石計生,2020,道家身體、社會理論與行動類型-道家社會學論衡(2)。《社會理論學報》第二十三卷,第二期:231--272。
石計生,2018,丹道身體、生命技藝與無器官身體-道家社會學論衡(1)。《社會理論學報》第二十一卷,第二期:273--313。
石計生,2018,兩岸歌流傳:千高原「洄流迴路」與台灣流行歌。《社會理論學報》第二十一卷,第一期。
石計生,2017.5,流行歌社會學:年鑒學派重估與東亞「洄流迴路」論,《社會理論學報》第二十卷,第二期。
石計生,2014.12,從德勒茲理論探究臺灣禁歌時代:歌仔本“根莖”生成變化(1945–1990),《社會理論學報》,第十七卷,第二期,頁387-424,北京大學:《社會理論學報》編輯部。
石計生,2013.07,從「新教倫理」談經濟全球化衝擊下的「儒家倫理」,《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訊》,第八卷,第二期,頁33-44。
石計生,2013.06,「疑難」少數與「地下迴路」邊緣:關於1930-60年代臺灣歌謠論述裡的意識型態,《台灣文學研究》,第四期,頁39-51。
石計生,2012.09,大稻埕異托邦:城市文化史裡的「福科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8期(TSSCI,外審中文期刊)。
石計生,2011.12,台灣歌謠作為一種「時代盛行曲」:音樂臺北的上海及諸混血魅影(1930-1960〉,《台灣社會學刊》,47期(TSSCI)。
石計生,2011.03,東西有別:東台灣宜蘭城鄉混合都市化的社會空間探究(1996-2007),《社會理論論叢》(Journal of Social Theory)(CSSCI),第六輯,南京大學社會學院編輯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紀建良合著)。
石計生,2010.03,「超現實」救贖之道:從本雅明寓言詩學到道家內丹學,p.147-191,《社會理論論叢》(Journal of Social Theory)(CSSCI),第五輯,南京大學社會學院編輯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
石計生,2010.03,再現、搭橋與詮釋:論社會地理信息系統的實現,《空間綜合人文學與社會科學研究》,p.17-32,林琿等主編,北京︰科學出版社(與紀建良、黃映翎合著)。
石計生,2009.11,社會環境中的感覺建構—「寶島歌后」紀露霞歌謠演唱史與台灣民歌之研究,《社會理論學報》(CSSCI),第十二卷,第二期,p. 433-477,2009年秋季號,北京大學:《社會理論學報》編輯部。
石計生,2008.11,崩壞的與建立的-論解嚴前後(1980-1990年)台灣的社會發展,頁二六八至二七九,《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比較研究及其啟示》,上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石計生,2008.09,田野調查的數位化技藝-以台北天母三玉宮的宮廟繞境為例,頁三七三至二八九,《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田野調查工作方法》,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與林全進合著)
石計生,2008.08,數位典藏教育作為一種文化全球化現象之反思,教育資料與研究,第83期,頁135-152。
石計生,2008.06,保守求生:論道家身體轉向及其比較文化實踐,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2008年第一期(總第十一期),頁137-184。(THCI)
石計生,2004.06,全球化士林的產業生態空間位移:地理資訊系統的研究取向,東吳社會學報,第16期,頁99-148。
石計生,2003.01,印象空間的涉事—以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方法論楊牧詩,中外文學期刊,第31卷,第8期,頁234-252。
石計生,2001.12,意義的挑釁:德希達與保羅德曼的解構主義及其當代社會的文化解釋探究,東吳社會學報,第11期,頁1-42。
石計生,2000.10,宗教組織與移民社會:芝加哥大都會區兩個華人佛教寺廟的比較研究,政大社會學報,第30期,頁189-236。
外審制專書及專書論文
石計生,2022.9,歌流傳社會學:「洄流迴路」與台灣流行歌。 台北:唐山出版社。
CS Stone SHIH, 2020, Digitalized Enka Style in Taipei: The Japanese Cultural Space of Taiwanese Ballad Imagery. In: Spatial Synthesis: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 P.107-122. Prof. Xinyue Ye and Hui Lin (eds). New Jersey: Higher Education Press.
CS Stone SHIH, 2019, Entangled Identities: The Music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of Hsu Shih—A Vanguard of Taiyu Ballads. In: Made in Taiwan: Studies in Popular Music. p. 75-89,A volume in the Routledge Global Popular Music Series. Eva Tsai, Tunghung Ho, Miaoju Jian (Eds.), British, Routledge Press.
石計生,2016.01,歌謡、歌謡曲集と雑誌の流通:中野忠晴と「日本歌謡学院」の戦後初期台日に対する文化を越えた影響,《台湾のなかの日本記憶》,日本:三元社,林初梅主編,p.45-74。
石計生,2015.11,論戰後歌仔本與臺灣歌謠的日本連結:張邱冬松、中野忠晴及郭一男的貢獻,《藝術與文化社會學新論》(New Perspectives for the Sociology of Art and Culture), 台北:唐山出版社,p.97-130。
石計生,2003.02,意義的挑釁:德希達與保羅.德曼的解構及其對當代社會的文化解釋探究,收錄於黃瑞祺主編,後學新論:後現代/後結構/ 後殖民,台北:左岸文化,頁143-188。
專書及專書論文
石計生,2018.01,《探索藝術的精神性:班雅明、盧卡奇與楊牧》,臺北:書林書局。
石計生,2017.09,《當代Q地理資訊系統:從人文社會到大數據》臺北:雙葉。(與黃映翎合著)
石計生,2017.4,歌謠、歌仔本與雜誌流傳:中野忠晴、「日歌謠學院」對戰後初期台日的跨文化影響,《戰後台灣的日本記憶》,臺北:允晨文化。
石計生,2016,《奎澤石頭記:三十年詩選》,臺北:唐山書店。
石計生,2016.01,歌謡、歌謡曲集と雑誌の流通:中野忠晴と「日本歌謡学院」の戦後初期台日に対する文化を越えた影響,《台湾のなかの日本記憶》,日本:三元社,林初梅主編,p.45-74。(外審)
石計生,2015.11,論戰後歌仔本與臺灣歌謠的日本連結:張邱冬松、中野忠晴及郭一男的貢獻,《藝術與文化社會學新論》(New Perspectives for the Sociology of Art and Culture)(雙向匿名外審審查專書),台北:唐山出版社,p.97-130。
石計生,2014.01.01,《時代盛行曲:紀露霞與台灣歌謠年代》(外審專書)臺北:唐山出版社。
石計生,2010.05,《地理資訊科學:重新發現我們的酷社會,人文的、歷史的、社會的空間綜合人文學探究》臺北:儒林書局出版。(與黃映翎合著)
石計生,2009.09《社會學》(Sociology) 台北:三民書局出版。
石計生,2008.11,從解嚴民主化到揉成一團的後現代台灣,頁三四三至三七0,《跨界:流動與堅持的台灣社會》,台北:群學出版。
石計生,2008.09,田野調查的數位化技藝-以台北天母三玉宮的宮廟繞境為例,頁三七三至二八九,《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田野調查工作方法》,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與林全進合著)
石計生,2008.07,流行音樂裡「不能說的秘密」,頁六五-六六,《城市中國》(Urban China)月刊,北京:城市中國出版社。
石計生,2007.11.10,〈走路作為一種精神現象〉,《走‧路》專書,作者:黃武雄、小野、石計生、吳文翠等,台北:左岸出版社。
石計生,2007.08,人文社會地理資訊系統:理論‧資料‧與MajorGIS解析(增訂三版),台北:儒林。
石計生,2007.06,社會地理資訊系統與ArcGIS研究教學,台北:儒林。
石計生,2007.03,閱讀魅影:尋找後班雅明精神,台北:群學出版社。
石計生,2006.09,社會科學研究與SPSS資料分析:台灣資料庫的應用(二版),台北:雙葉。(與羅清俊、曾淑芬、黃慧琦、邱曉婷合著)
石計生,2007.06,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社會學:多元、正義、民主與科技風險,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出版,頁163-179。
石計生,2006.04,完整的他者(奎澤石頭詩集IV),台北:唐山出版社。
石計生,2006.03,就在木棉花開時(散文集),台北:聯合報系歷史智庫出版。
石計生,2006.01,社會學理論--從古典到現代之後,台北:三民書局出版。
石計生,2005.10,成為抒情的理由(散文隨筆集),台北:寶瓶文化出版。
石計生,2004.10,人文社會地理資訊系統—理論、資料與Major GIS解析(增訂二版),台北:儒林。(編著)
石計生,2003.11,從德里達的“解構”到保羅‧德‧曼的“解構”,收錄於馮俊主編,後現代主義哲學講演錄,北京:商務印書館,頁375-391。
石計生,2003.10,時光飛逝(奎澤石頭詩集III),台北:唐山,373頁。
石計生,2003.09,藝術與社會:閱讀班雅明的美學啟迪,台北:左岸文化,262頁。(2003年博客來網路書店藝術類新書熱門暢銷書排行榜前一百名)
石計生,2003.02,意義的挑釁:德希達與保羅.德曼的解構及其對當代社會的文化解釋探究,收錄於黃瑞祺主編,後學新論:後現代/後結構/ 後殖民,台北:左岸文化,頁143-188。
石計生,2003.02,人文社會地理資訊系統—理論、資料與Major GIS解析,台北:儒林。(編著)
石計生,2003.02,社會科學研究與SPSS資料分析:台灣資料庫的應用,台北:雙葉。(與羅清俊、曾淑芬、黃慧琦、邱曉婷合著)
石計生,2001.09,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台北:儒林。(編著)
石計生,2001.09,海底開滿了花(奎澤石頭詩集II),台北:唐山。
石計生,2000.12,宜蘭縣社會經濟發展史,宜蘭:宜蘭縣政府。
石計生,2000.09,馬克思理論與當代社會制度,台北:揚智。
石計生,1999,在芝加哥微光中(奎澤石頭詩集I),台北:書林。
石計生,1999,1999 A Regional and Global Perspective on Taiwan`s Urbanization: Desakotasi in I-Lan County, 1895-1994. Ph. D. thesis,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IL: Chicago, USA.
石計生,1993,意識形態與台灣教科書—對於台灣中小學社會科學教科書之研究,台北:前衛。
研討會論文
石計生,顏貌化楊牧詩學,楊牧八秩壽慶國際研討會,國立東華大學「楊牧文學講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共同主辦。會議地點,臺灣師範大學 和平校區圖書館國際會議廳。2019.9.20,台北。
石計生,社會理論與慈濟學的行動,慈濟學學術研討會,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辦公室主辦,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東方語文學系承辦。會議地點:慈濟大學校本部第二教學研討室,2019.1.4,花蓮。
石計生,兩岸歌流傳:千高原「洄流迴路」與台灣流行歌,海峽兩岸社會與文化理論學術研討會,北京大學社會系與東吳大學社會系主辦,台灣藝術與文化社會學會協辦。會議地點:北京大學社會系201會議室,2017年10月20日,北京。
石計生,流行歌社會學:年鑑學派重估與「東亞迴流論」假說的提出,兩岸社會理論與文化學術研討會,東吳大學與北京大學社會系主辦。會議地點: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國際會議廳,2016年11月25日,臺北。
石計生,從蔡培火到陳君玉:日治時期臺灣歌謠的發展與戰後影響初探,台灣文化協會創立95周年暨蔣渭水先生逝世85周年紀念研討會。會議地點:中山堂光復廳,臺北市政府主辦、臺灣研究基金會合辦,2016年10月17日。
石計生,指派的掙扎:從楊牧〈台灣欒樹〉論詩的空間性與藝術創造力,東海大學社會學系藝術社會學研討會,東海大學社會系主辦。會議地點:東海大學學社會科學院 SS525 會議室,2016年5月20日。
石計生、紀建良,2015,「臺灣結」、「日本結」與「中國結」:許石音樂事業的社會文化探究。發表於2015台灣社會學年會暨科技部社會學門成果發表會,台南: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社小劇場1001)。台灣社會學會、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主辦,民國104年11月20日至21日。
石計生,歌仔本與廣播電台:禁歌時代的台灣歌謠逃逸線研究,台灣社會學年會暨科技部社會學門成果發表會,台灣,妳好嗎?國家、市場與公民社會的再形構。會議地點: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2014年12月6-7日。
石計生,痛苦、復甦與商業化:論禁歌時代歌仔本「根莖」生成變化(1945-1990),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文化、藝術與社會研討會」,2014年10月3-4日。
石計生,張邱冬松《臺灣流行歌集》:論戰後歌仔本與臺灣歌謠的日本連結,日本名古屋大學、一橋大學、愛知大學聯合舉辦的"戰中戰後的身體藝術與傳媒--台,中,日的連鎖"國際學術研討會,2014年7月12至13日在愛知藝術文化中心與名古屋大學舉行,7月15日在東京一橋大學舉行。石計生教授應邀出席擔任研討會座談會與論文發表人。
石計生,Digitalized Enka-stylish Taipei : The Japanese Cultural Space of Taiwanese Ballad’s Imaginary,2013 IGU Kyoto Regional Conference (2013年京都國際地理學會議),2013.08.05,日本國立京都國際會館。(外審制國際會議 keynote speaker)
石計生,2013.3.13,以演歌台北與台灣歌謠的數位文化想像為題,參與2013年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第30屆系際學術研討會論文發表,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綜合大樓國際會議廳。
石計生,2013.01.05,以「大雜燴混血歌」時代:戰後初期台灣歌謠「地下迴路」流傳的解殖民意涵為題,參與2013年文化研究學會年會學術論文發表(雙向匿名審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正204教室。
石計生,2012.11.24,台灣歌謠「一后二王」(紀露霞、洪一峰和文夏)全盛時期的粉絲/迷行動及其跨語音樂流行探究, 2012年臺灣社會學年會「社會創新:後全球化」,台灣社會學會、東海大學社會學系舉辦,會議地點,東海大學社會科學院 (外審制學術會議論文)。
石計生,2012.10.26,疑難少數與地下迴路邊緣:關於1930-60年台灣歌謠論述裡的意識型態,邊緣,少數作為意識型態工作坊,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會議地點,國立成功大學光復校區修齊大樓七樓國際會議廳。
石計生,2012.03,Digitalized Enka-stylish Taipei: The Japanese Cultural Space of Taiwanese Ballad’s Imaginary. Research paper for guest speak at the GIS and Digital Humanities, The GIS International Seminar. Ritsumeikan University, Kyoto, Japan. 應邀至日本京都立命館大學地理系舉辦的地理資訊系統(GIS)與數位人文國際論壇,以研究文章 數位化演歌台北:台灣歌謠想像中的日本文化空間為題,發表客座專題演講。
石計生,2011.12,新世代的粉都行動:日本國民偶像AKB48音樂的台灣流行探究, 2011 年臺灣社會學年會「研究新世代」,台灣社會學會、台灣大學社會學系舉辦,會議地點,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系館(周汝育合著)(外審制學術會議論文)。
石計生,2011.10.21,台灣歌謠作為一種「時代盛行曲」:紀露霞演唱生命史與媒介迴路流傳的文化探究,2011臺灣音樂學論壇。除發表外,亦擔任音樂學研究與科技的運用Panel--地理資訊科學(GIScience)與音樂學研究小組專題(panel discussion)召集人,會議地點:新竹國立交通大學浩然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外審制學術會議論文)。
石計生,2011.10.18,台灣歌謠「二王一后」音樂的跨界流行:臺北—上海城市媒介文化空間的GIS探究。會議地點:台灣大學集思會議中心。2011年空間綜合人文學與社會科學論壇。主辦單位: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香港中文大學太空與地球資訊科學研究所,南京師範大學虛擬地理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協辦單位:東吳大學人社院社會地理資訊(SocGIS)中心)(外審制學術會議論文)。(黃映翎合著)
石計生,2011.10.18,數位典藏台灣歌謠:洪一峰大台北音樂空間行走的文化探究,2011數位典藏地理資訊系統學術會議。會議地點:台灣大學集思會議中心。2011年空間綜合人文學與社會科學論壇。主辦單位: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香港中文大學太空與地球資訊科學研究所,南京師範大學虛擬地理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協辦單位:東吳大學人社院社會地理資訊(SocGIS)中心)(外審制學術會議論文)。(邱婉婷,朱思樺合著)
石計生,2011.08,C.S. Stone Shih , Contesting Urban and Rural Space in Desakota Regions of Taiwan-- A Case Study of I-Lan County. Sunday Aug. 21, pm2:30-4:10. 106th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ASA) Meeting, Caesars Hotel, Las Vegas, Nevada. (與紀建良合著)(外審制全文審查制會議論文)
石計生,2010.12,台灣歌謠作為一種「時代盛行曲」:音樂臺北的上海及諸混血魅影(1930-1960),「預見下一個台灣社會?」,2010 台灣社會學年會暨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行政院國科會,輔大社會學系舉辦,會議地點,國璽樓2樓會議(與紀建良、邱婉婷合著)(外審制會議論文)。
石計生,2010.12,寶島歌聲:紀露霞、洪一峰與其時代盛行曲,跨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南台科技大學舉辦,會議地點: S棟管科大樓S703第一研討室(邱婉婷、朱思樺合著) (外審制會議論文)。
石計生,2010.12,Aufhebung 與Auswicklung:寶島歌后紀露霞 藝術的精神性與社會性,陽明藝文工作坊──社會學如何研究藝術,地點:國立陽明大學活動中心第二會議室。
石計生,2010.10,大稻埕異托邦:數位典藏邊境的城市文化探究,2010數位典藏地理資訊研討會,行政院國科會數位典藏與學習之學術與社會應用推廣分項計畫-地理資訊系統子計畫,台大地理環境與資源學系舉辦,會議地點,臺灣大學法律學院霖澤館(外審制會議論文)。
石計生,2010.9.26:孤獨的幾何:楊牧詩的數學美學,2010年9月24-26日「楊牧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主辦單位: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會議地點,政治大學行政大樓第一會議室。
石計生,2009.11.19:回風流行:從台灣歌謠歌曲到上海老歌的媒介文化空間初探,2009年「兩岸江南之美文化與社會研討會」,主辦單位:蘇州大學文學院、社會學院與藝術學院,合辦單位: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蘇州研究室,會議地點,蘇州:蘇州大學本部紅樓會議中心201室。
石計生,2009.8,C. S. Stone SHIH, CHI Cheng Liang, HUANG Yin-Ling and CHIU Yuang-ting: Digitalizing ’s Misora Hibari: The Singing Queen Chi Lu-shiya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her Music and Society in 1960s.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Historical Geographers, Urban and Culture II, Kyoto University . 23–27 August 2009, Kyoto, Japan.
石計生,2009.5.6,「黃色音樂」裡的文化中國分合:上海老歌、臺灣歌謠與校園民歌,2009年「五月兩岸社會與城市論壇」,主辦單位: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合辦單位: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地理資訊系統(GIS)中心,會議地點,台北:台灣大學工學院綜合大樓國際會議廳。
石計生,2009.1.3,紀露霞在歌唱:論台灣歌謠作為一種社會精神現象,2009年台灣文化研究年會,1月3、4日 (星期六、日),主辦單位:文化研究學會、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翻譯研究所,會議地點,台北:台灣師範大學。
石計生,2008.12.14,Desakotasi依然在?宜蘭都市化型態的社會空間研究(1996-2007),2008年台灣社會學會,台北,中央研究院。(與紀建良合著)。並於該會中組織「城市社會空間與歷史記憶:建構GIS新視角」panel且擔任主持人。
石計生,2008.11.30,從音樂社會學角度看台灣社會轉型--社會環境中的感覺建構:寶島歌后紀露霞歌謠演唱史與台灣民歌之研究,北京大學社會系舉辦的「轉型中的的中國社會與中國社會學—紀念改革開放3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
石計生,2008.10.21,台灣數位典藏地理資訊在人文社會與資料加值的探討—從數位典藏城市的建置談起,數位典藏地理資訊系統學術研討會,國立台灣大學校總區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行政院國科會數位典藏與學習之學術與社會應用推廣分項計畫-地理資訊系統子計畫,台大地理環境與資源學系舉辦。
石計生,2007.10,氛圍消失?從SocGIS論數位典藏的人文精神性。地理資訊學術應用研討會,2007年10月13日,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3 樓 305 室。
石計生,2007.10.20-28 應北京大學社會學系之邀,參加由該系於10.20假北京大學主辦之「經濟快速增長條件下的社會發展戰略:國際比較與啟示」學術研討會,並發表論文「崩壞的與建立的—論解嚴前後(1980-90)台灣的社會發展」。此外,並參加10.27~28由北京大學社會學系主辦之「海峽兩岸社會學理論研討會」,發表論文「道家身體的韻律與實踐:與西方社會理論比較」。期間,亦執行其國科會研究案的資料蒐集。
石計生,2007.06〈田野調查的數位化技術—以台北天母三玉宮的宮廟繞境為例〉,發表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田野考察工作方法」研討會,6月2-4日,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北京。
石計生,2006.11,圓現象閱讀:三島由紀夫與其小說《豐饒之海》的輪迴美學。2006藝術社會學研討會暨T. J. Clark & Anne Wagner Workshop,11月17、18日,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舉辦。
石計生、黃慧琦、陳翊威,2006.10,空間化社會指標-跨界建構與地理資訊系統整合雛議。2006年台灣資訊社會學研討會論文,10月15日,元智大學國際會議廳。
石計生、宋依亭,2006.05,日常社會生活中的時間地理:台北地區已婚婦女之消費行動韻律研究(有審稿制論文)。2006年第四屆數位地球國際研討會(The 4th Taipe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gital Earth`s Program),05月25日~26日,國家實驗研究院、內政部與中國文化大學聯合舉辦,台北市陽明山中國文化大學國際會議廳。
石計生,2005.11,客家鄉關何處?GIS視覺化技術下的空間分析。2005年台灣社會學年會,11月19日,台北大學舉辦。(與吳亞如、鄒佳樺、陳翊威合著)。
石計生,2005.11,搭橋量與質—社會地理資訊系統的跨越徑路(Bridging the Quantitative and the Qualitative—A Discussion on the Crossing Paths of the SocGIS Method),「東吳大學–上海大學跨岸專題對談講座」,11月7-8日,上海:上海大學。
石計生,C.S.Stone Shih,2005.07,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City Space—Globalizing Shihlin`s Industries in Taipei City. Presented at 19th International Meeting of the Pacific Regional Science Confernece, July 25-28, Nihon University, Tokyo, Japan.
石計生,2005.06,以地理資訊系統對蘇州台商產業空間分佈之研究,兩岸文學、社會與藝術學術交流研討會,6月13日,東吳大學文學院舉辦,東吳大學文學院會議室。(與鄒佳樺合著)
石計生,2004.10,SCG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質與量的對話」社會科學方法論研討會,地理資訊在社會科學的應用部份,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科學院舉辦,嘉義,中正大學。
石計生,2004.09,注意整體,安頓細節:關於「國際無車日」的社會學省思,降低對機動車輛的依賴-無車日的省思座談會子題,淡江大學運輸研究所舉辦。
Yee-Zu Lin and C.S. Stone Shih,2004.08,Mapping the Nightclubs and Criminal Behavior in Globalizing Taipei City,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pproach. Conferen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99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ASA), August 14-17, 2004, CA, San Francisco, USA.
石計生,2004.06,蘇州社會經濟基本發展趨勢之研究,東吳大學文學院各研究室成果發表會,6月17日,台北:東吳大學文學院會議室 。
石計生,2004.05,GIS社會學與空間資訊,第二屆數位地球國際研討會,5月28日,中央研究院、國家實驗研究院太空計畫室與中國文化大學合辦,中國文化大學曉峰紀念館國際會議廳。
石計生,2004.04,從地理資訊系統所見的台北士林區的差異空間,台灣鄉村社會學會年會,4月30日,國立台灣大學思亮館。
石計生,2004.04,地理資訊系統能在社會學走多遠?,東吳大學文學院第二十一屆系際研討會「科際整合與學門對話」,4月29-30日,東吳大學文學院主辦,東吳大學國際會議廳。
石計生,2003.11,蘇州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大圖像與小趨勢--歷史政策、鄉鎮企業、台商、全球化, 2003年兩岸蘇州文化社會現象學術研討會,蘇州大學文學院主辦,中國大陸江蘇省。
石計生,2003.09,地圖所捕捉到的產業生態蹤跡:GIS 與台北市士林區,東吳大學文學院人文社會實驗室—台北市士林地區人文社會變遷研究成果研討會,9月27日,東吳大學文學院人文社會實驗室主辦,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G101會議室。
石計生,C.S.Stone Shih,2003.07,Core, Periphery and Industrial-Ecological Transition under Globalization: The Case of Shihlin Districtin Taipei. Conference paper of the 36th World Congress of Sociology,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 Sociology,Session for the The Global-Local Nexus in Chinese Societies,July 7-11 ,B eijing ,China.
石計生,2002.12,新教倫理、儒家倫理與經濟全球化:經濟社會學的比較研究,第三屆「兩岸倫理」學術研討會,12月10-11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辦,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際會議廳。
石計生,2002.11,全球化與台北市士林區域的產業生態—GIS的人文社會考察,自然與社會環境空間資訊應用研討會,11月8-9日,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主辦,桃園(龍潭):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
石計生,C.S.Stone Shih,2002.08,Place and Space Economy in Transition: Desakotasi Type of Urbanization in Taiwan`s I-Lan County, 1945-1994. Conferen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97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ASA), August 16-19, 2002, Chicago, Illinois, USA.
石計生,2002.03,地理資訊系統的跨學門應用、理論建構與政策意涵—一個社會文本論的考察,東吳大學文學院第十七屆系際研討會「台灣公共政策的挑戰和因應」,3月21-22日, 東吳大學文學院主辦,東吳大學國際會議廳。
石計生,2002.03,全球化思潮下的台灣行政區重劃原則,行政區域劃分研討會,3月9日,台灣心會主辦,台灣大學法商學院國際會議廳。
石計生,2001.11,地理資訊系統與地理資料庫的建置—「士林人文社會實驗室的經驗」,中華地理資訊學會學術年會,11 月3日,中華地理資訊學會主辦,國立宜蘭技術學院。
石計生,C.S.Stone Shih,2001.06,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Social Maps—Shihlin`s Humanist-Societal Laboratory in Taipei City. Presented at ASIA GIS 2001--Collaboration through GIS in the Internet Era Center for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June 20-22,The University of Tokyo.
石計生,2000.12,社會科學整合的基礎:地理資訊系統與數位化社會地圖的結構,中華地理資訊學會2000年學術研討會,12月 20-21日,中華地理資訊學會與國立成功大學測量工程系主辦,國立成功大學學生活動中心。
石計生,2000.10,空間經濟與區域社會發展:以宜蘭縣的蘇澳港灣區為例,第四屆「宜蘭研究」研討會—眺望海洋的蘭陽平原, 宜蘭縣政府主辦。
石計生,C.S.Stone Shih,1999.08,Frontier and Enclave: Two Ethnic Enterprises in Chicago`s Chinatown—Shanghai Restaurant and Tang Long Templ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Meeting, Chicago.
石計生,1999,內在的力量:丹道文化與社會變遷,第四屆亞洲人智學國際年會。
C.S.Stone Shih,1998.08,Many Are Called but Few Are Chosen: Two Chinese Buddhist Templesin Chicago Metropolitan Area.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of Religion Meeting, San Francisco.
C.S.Stone Shih,1998.08,Many Are Called but Few Are Chosen: Two Chinese Buddhist Temples in Chicago Metropolitan Area.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Meeting, San Francisco.
C.S.Stone Shih,1997.09,An Asian Type of Urbanization? Presented at Second Conferenceon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aiwa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C.S.Stone Shih,1997.04,A New Type of Urban Development? Some Examination on the Desakotasi Process of the I-Lan County, Taiwan. Presented at Midwest Sociologist Meeting, Des Monies, Iowa.
C.S.Stone Shih,1997.04,Urbanization, Economic Growth, and Beyond—Desakotasi: The Regional Case of I-Lan County, Taiwan (1952-1995). Presented at 7th Annual Conference of Northwest Regional Consortium for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Eugene, Oregon, University of Oregon.
C.S.Stone Shih,1996.04,Form and Totality: An Essay on George Luka`cs` Aesthetics. Presented at the Midwest Sociologist Society Meeting, Chicago.
C.S.Stone Shih,1996.04,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to Unknown Destiny: Affiliation Institutions and Three Developmental Patterns in Chinese Rural Economy. Presented at the Midwest Sociologist Society Meeting, Chicago.
C.S.Stone Shih,1996.04,Economic Ethics in the Process of Capital Accumulati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Sociology of Max Weber and Karl Marx. Presented at the Midwest Sociologist Society Meeting, Chicago.
C.S.Stone Shih,1995.08,Does Everyone Flow Southeast? The Inter-Provincial Distribution of Human Resources and Education in China Since 1982. Presented at the Midwest China Seminar, Chicago. ( 與 Richard Barrett & Amy Wang 合著 )
石計生,1988,當代台灣文化現象批判—盧卡奇美學理論運用,台灣研究基金會年會。
一般論文
石計生,2019.10,漂泊之聲:文夏台灣歌謠的流行性,藝術觀點,第79期,頁16-23,台南: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推廣處。
石計生,2015.06,許石與郭一男,淺談「日本歌謠學院」對台灣的影響,台灣文學館通訊,第47期, 頁63-65,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
石計生,2013.04,臺灣歌謠的理想與現實,兼及「來聽歌吧!當台語老歌遇上黑膠唱片」策展顧問經驗談,《來聽歌吧!當台語老歌遇上黑膠唱片》,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頁6-13。
石計生,2009.04,歌唱人生四帖—紀露霞,洪一峰,潘安邦,洪小喬,頁七二至八六,人籟論辨月刊,台北:利氏文化出版。
石計生,2008.08,生命如此遼闊:我與我的兩個身體,頁六0至六六,人籟論辨月刊,台北:利氏文化出版。
石計生,2008.05,那玫瑰所指向的慈悲空間-紀露霞、蔡瑞月和蕭渥廷之藝術與救贖,頁五二至六六,人籟論辨月刊,台北:利氏文化出版。
石計生,2008.03,在和合中凝視:張小蟬現代詩藝術論,《星星》詩刊,新春特大號半月刊第2期,頁二二九至二四一,北京:星星詩刊社出版。(該學術刊物係中國國家中文核心期刊、新聞出版總署雙效期刊,多次榮獲國家期刊獎、國家重點社科期刊獎。)
石計生,2006.12,蘭陽平原的雨月四十八日--黨外宜蘭幫的源起:黃煌雄、陳定南、游錫的傳承,聯合報系歷史月刊,十二月, 第227期,頁64-71
石計生,2006.05,台灣作為一種異質社會的色情意識,聯合報系歷史月刊,五月號,第220期,頁41-48。
石計生,2006.03,建築作為一種奇觀東方主義,聯合報系歷史月刊,三月號,第218期,頁40-49。
石計生,2006.01,靈光消逝的足跡--北京講學記,聯合報系歷史月刊,一月號,第216期,頁32-41。
石計生,2004.06,Distinctive Urbanization in the Peri-urban Regions of Est and Southeast Asia: renewing the Debate.(東亞與東南亞的都市周邊區域的特殊都市化: 重新開始辯論),東吳社會學報,第16期,頁187-208。(Terry G. McGee著)(與林珆如合譯)(研究紀要)
石計生,2003.10,機械捕捉的美感:從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談愛森斯坦電影蒙太奇,當代,第194期,頁85-97。
石計生,2003.01,二元世界與向下沉淪的美學 --盧貝松(Luc Besson)的電影創作探究,當代,第185期,頁76-93。
石計生,2002.10,空間經濟與區域社會發展:以宜蘭縣的蘇澳港灣區為例,宜蘭文獻叢刊,第19期,頁17-58。
石計生,2002.06,埋伏坪手記─夏天,我們造訪了一個泰雅部落,東吳社會學報,第12期,頁181-192。(研究紀要)
石計生,2002.03,權力的場域:地方社會經濟發展與宜蘭環保運動—波迪厄(PierreBourdieu)的「社會實踐論」的應用,宜蘭文獻雜誌,第56期,頁82-104。
石計生,2001.12,視覺化的學術世界:「士林人文社會實驗室」的研究紀要,東吳社會學報,第11期,頁163-173。(研究紀要)
石計生,2001.11,資訊社會與社會學理論—一 個馬克思主義論述傳統與批判,當代,第171期,頁10-33。
石計生,2001.10,虛懸於空中的逃離—評高行健的小說文學,當代,第170期,頁130-143。(書評)
石計生,2001.08,都市與現代生活,當代,第 168期,頁40-53。
石計生,2001.06,「士林人文社會實驗室」的跨學門整合方法與數位化社會地圖的建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第3卷,第4期,頁60-66。
石計生,2001,Chinese Christiansin America: Conversion, Assimilation, and Adhesive Identities,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Vol.35 Spring, Book Reviews, 333-335.
石計生,2001,Frontier and Enclave: Two Ethnic Enterprises in Chicago`s Chinatown—Shanghai Restaurant and Tang Long Templ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Vol.35, Spring, Review of Reviews, 360.
石計生,2000.05,東方經濟如何可能?對萊丁(G .Redding)一書的批評,東吳社會學報,第9期,頁179-196。(書評)
石計生,1999,創傷依然在,奮起中寮時--告別1999大地震的田野手記,丹道文化,第23期,頁10-12。
石計生,1998.03,一個亞洲中心的新思考—宜蘭,大步邁向城鄉混合型都市化的道路,宜蘭文獻雜誌,第32期,頁53-79。
石計生,1997.06,我與張寶勝,丹道文化,第18期,頁25-31。
石計生,1997.03,密西根湖畔的沉思─宗教與現實之間,全真人,頁10-13。
石計生,1996.06,「三緣四正論」「道學真言」緣起,丹道文化,第16期,頁1-10。
石計生,1996.06,始得「無極覓靈功」,丹道文化,第15期,頁21-23。
石計生,1995.06,練功札記,丹道文化,第15期,頁31-35。
石計生,1995.05,宜蘭縣產業與經濟發展的基本原則—「停滯」與「轉換」的歷史分析,宜蘭文獻叢刊,第7期,頁260-279。
石計生,1994.06,道家社會主義的理論初探(下)--伏羲八卦陰陽推衍的社會哲學(和馬克思比較),丹道文化,第11期,頁21-23。
石計生,1994.06,道家社會主義的理論初探(上)--伏羲八卦陰陽推衍的社會哲學(和馬克思比較),丹道文化,第10期,頁21-24。
石計生,1991,形式與整體—盧卡奇美學理論之研究,中外文學,第234期,頁52-69。
石計生,1988,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對一九九零年三月十六日學運的參與式觀察—一個韋伯(Max Weber)理念型方法的運用,中國論壇,第350期,頁60-63。
專業參與
石計生教授應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之邀,於2015年5月18日,以「空間化台灣歌謠:從日治時期大稻埕和陳君玉的歌謠觀談起」為題發表專題演講。
石計生教授應勞動部人力發展署之邀,於2014年11月17日,以「紀露霞與臺灣歌謠」為題發表專題演講。
石計生教授應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系之邀,於2014年9月15日,以「寶島歌后紀露霞與臺灣歌謠百年發展的社會意義」為題發表專題演講。
石計生教授應蔡瑞月舞蹈社之邀,於2014年9月14日,以「蔡瑞月異托邦:從『傀儡上陣』舞碼看舞蹈社的抵抗性」為題發表,參與1994台北藝術運動20週年系列論壇活動。
石計生教授以從社會學理論讀時代盛行曲:紀露霞與臺灣歌謠時代,應文化部之邀,在台北唐山書店進行讀書會講座,2014年8月23~9月20日。
石計生教授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之邀,於2014年5月28日下午14:10-16:00,至該校地理系十樓會議室,以「時代盛行曲:紀露霞與臺灣歌謠年代的研究方法與成果」為題發表專題演講。
石計生教授受國立成功大學閩南研究中心「2014口語文化與音聲文化論壇系列講座」之邀,於2014年4月16日晚上7:00-9:00,至該校光復校區國際會議廳第三演講室,以「時代盛行曲:紀露霞與臺灣歌謠年代」為題發表專題演講。台北市林端紀念學會理事(2013)
石計生教授受南京大學社會學院與社會系之邀請,將於2013年6月28日至7月8日至南京大學進行「社會學理論」客座講學(同時被邀請的是大陸資深社會學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蘇國勛教授)。期間,石教授將在上海道教學院以「保守求生的內丹術:道家身體的論/修之路」為題進行宗教社會學演講;亦受邀至道教名山茅山書院乾元觀進行參訪交流。而南京大學社會系客座期間,將講授「後現代與藝術社會理論」課程,將內容涵蓋基本西方當代理論和專題如布迪厄(P.Bourdieu)、德勒茲(G.Deleuze)、福科(Michel Foucault)與布朗肖(M.Blanchot)等理論家思想,比較層次上,一方面通過日本小說家三島由紀夫的《豐饒之海》四部曲小說,論證後現代展現存在的藝術性與宗教性出路的歧異性;另一方面,通過道家身體探究後現代身體論述的東西方意涵與差異。
石計生, 2013.04.17,應台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中心之邀,在該校光復校區國際會議廳第三演講室,以 「歌仔本」裡的台灣歌謠乾坤:音樂,粉絲與空間為題,發表專題演講,吸引學術界與台南市民參與聆聽,獲得爆滿聽眾熱烈迴響。該活動亦列入台南市政府文藝季活動單元。
石計生,2012.11.10,受邀至北投眷村—國軍北投醫院中心新村—擔任該社區舉辦的參與式工作坊的會議主持人,討論該眷村被台北市文化局定位為歷史建築後的未來發展與永續經營,討論熱烈,石教授主持受到地方熱烈迴響。
石計生,2012.11.09,至台大擔任「文化流動與知識傳播─方法論與實例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學術論文評論人,發表人沈冬(台大音樂所教授),文章〈啊!美麗的寶島,人間的天堂──周藍萍的臺灣歲月〉,主辦: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系,會議地點: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會議廳。
石計生,2012.10.27,應邀至2012年中華民國地圖學會學術研討會擔任專題演講者(KeynoteSpeaker),演講主題:城市空間,地圖與歷史中的台灣流行歌:一個地理資訊系統的應用。地點:中國文化大學大孝館質樸廳。
石計生,2011.08.27-09.05:應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前所長張曉虹教授之邀至該校進行訪問講學,並以「台灣歌謠作為一種時代盛行曲:音樂臺北的上海及諸混血魅影(1930-1960)」為題,於該所學術會議廳發表學術公開演講。
石計生,2011.08.31:應上海大學城市社會文化地理研究所所長孫秀林教授之邀,以「虛擬城市文化:寶島歌王洪一峰音樂博物館數位典藏」為題,於上海大學該所會議廳發表學術公開演講。
石計生,2010.07.04-20:以南京大學社會系兼任副教授身份,石計生教授於該系研究所暑期班開設為期三週的「城市文化研究」課程,石教授從城市空間,城市流行音樂與城市中的身體等三大面向進行城市文化研究探究,並將帶領學生在南京市進行城市空間與文化田野踏查。
石計生,2009.11.27:應北京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唐曉峰教授之邀,以「城市空間與歷史中的台灣流行歌—一個地理資訊系統的應用」為題,於北京大學逸夫貳樓學術會議廳發表學術公開演講。
石計生,2009年06月04日,於台北紫藤廬美學策進會講座,以「再現1960:紀露霞『混血歌』考據與大台北城的『媒介迴路』空間」為題,發表專題演講。
石計生,2008年12月12日,應邀至國際音樂學術研討會:「東亞的78轉時代: 錄音與連結式現代性」(International Seminar:The Age of the 78s in East Asia: Sound Recordings and Associative Modernity)之第二場(Session II):Taiwanese Music and Popular Songs on the 78s (七十八轉唱片中的臺灣音樂及流行歌曲)擔任會議主持人,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與日本國立人間文化研究機構共同主辦,會議地點: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會議室。
石計生,2008.11.30,石計生教授應邀至北京大學社會系舉辦的「轉型中的的中國社會與中國社會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從音樂社會學看台灣社會轉型」論文,探究通過流行音樂轉換(歌謠→民歌)表現出來的國民政府的社會控制與社會轉型,音樂人主體如何面對等問題,並探究校園民歌怎樣流傳於兩岸的文化向度的音樂社會學研究論文。期間,為執行石教授之國科會97研究計畫「音樂作為一種鄉愁:台灣歌謠與民歌流行轉換之社會研究」案,同時亦深度訪談多位重要學者與音樂人,包括北京中央音樂學院的音樂系主任張伯瑜教授,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劉小龍教授,和著名作家《臺灣現代民歌三十年》作者重返61號公路等。
石計生,2008年10月28日,應國立交通大學音樂所演講之邀,以「社會環境中的感覺建構:從紀露霞台灣歌謠音樂研究談起(Sense-making within the Social Setting: Research on the Chi Lu-shiya`s Taiwan Popular Music)」至交大音樂研究所演講教室進行演講 。
石計生, 2008年10月15日,應邀至國立台灣大學校園文化資產詮釋課程授課,以「文學中的台大:談我的80年代的校園創作與記憶」至台大普通教室504講課。
石計生,2008.06.02-07,應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周憲院長之邀,至南京大學進行訪問講學。期間,將發表四場關於福柯理論、藝術社會學、城市空間與現代性和道家身體等相關議題進行演講,並和該校的大學生、研究生與教授進行討論、交流與參訪。亦獲南京大學社會系聘為兼任副教授,並由該系副主任成伯清頒發南京大學校徽,該系系主任周曉紅頒發該校陳駿校長簽署的正式聘函(2008-2013)。石教授將於暑假期間至該系主授後現代空間理論、城市社會學與本雅明美學等碩博士專題討論課程。
石計生,2008.04.02,應輔仁大學社會系張漢音主任之邀,以「道家身體:從浪漫求死到保守求生」為題,在輔仁大學社會系羅耀拉樓3F演講廳進行公開學術演講。
石計生,2008.03.22,應邀至誠品書店信義旗艦店3F廣場Forum以「浪漫求死--莫札特的藝術秘密」為題,進行公開藝術社會學演講。
石計生,2008.03.01,獲第二屆蔡瑞月舞蹈節文化論壇【藝術與救贖-為暗夜點燈的舞者】之邀,以「那玫瑰所指向的慈悲空間-紀露霞、蔡瑞月和蕭渥廷」為題發表專題研講。
石計生,2008.02.19,獲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制系暨研究所之邀,以「社會地理資訊系統:以桃園犯罪地景為例」為題發表專題研講。
石計生,2007.11.25,獲由台灣社會學會、台大社會系等共同舉辦的「2007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邀請,擔任「知識/藝術」議題林端教授之論文〈藝術家的創造力:社會學家的看法〉的評論人。
石計生,2007.11.17,獲由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傳播科技學系、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等共同舉辦的「2007年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邀請,擔任「網路文化與理論」議題組別的會議主持人。
石計生教授應北京中國農業大學生態與工程系、資源科學與信息技術中心之邀,於2007.10.25,以「從機械複製至數位複製--生態文化與社會GIS」為題,對該校師生發表專題演講。
石計生教授接受中國時報訪問,標題「研究紀露霞的歌找回遺忘年代」,內容為石老師以紀露霞為主題,通過國科會為期一年的研究計畫,創下國內第一位台灣民謠歌唱家,成為學術研究對象的研究案。該文並於2007年10月15日刊出。
石計生,2007.10. 22. 應北京大學學生會之邀,於10.22晚,以「面向未來社會學:社會地理資訊系統的理論與構成」為題,對北大學生發表專題演講。
石計生,2007.10. 21. 將於北京圓明園旁的單向街書店,以「藝術家的精神性:一個後班雅明式探索」為題,對北京知識份子與市民發表演講。
石計生教授於2007年10月15日,接受台灣八大電視台訪問,內容為石老師國科會研究案,關於台灣歌謠演唱家紀露霞的音樂與台灣社會變遷研究,並於當天晚間新聞播出。
石計生教授於七月十二十五日,應北京市社會科學院之邀,以「社會地理訊息系統」為主題,發表專題演講。
石計生教授於七月十一日,應中國農業大學趙旭東教授主持之「鄉土研究講座」之邀,以「社會地理訊息系統的理論與實踐」為主題,發表專題演講。
石計生教授於七月八日至八月六日,應北京大學社會系之邀,於西側門勺園住校講學。本次講學將以「全球化研究」為主軸,兼及「社會地理資訊系統」與「城市社會學」等相關主題,將與北大師生進行廣泛討論與交流。
石計生教授於2007年6月5日,應邀至北京大學社會系,以「搭橋量與質--社會地理資訊系統(SocGIS)的方法論」為題,對師生發表公開演講。
石計生教授將於2007年6月2日至6月6日,至北京參與藝術研究研討會。本次會議是由中國藝術研究院舉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田野考察工作方法」研討會。與會期間,石計生教授將以「田野調查的數位化技藝—以台北天母三玉宮的宮廟繞境為例 」題目發表,運用社會地理資訊系統(SocGIS)至藝術文化保存之範疇的過程與創新可能,以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質與量。
2007年3月30日,石計生教授應南京師範大學地理系資深教授,同時也是江蘇省GIS重點實驗室主任閭國年教授之邀,以「後現代空間與社會地理資訊系統」為題,在該校仙林校區北區k3-420教室發表專題演講。
2007年3月29日至4月7日,應南京大學社會系之邀,以「藝術與社會的辯證:尋找後班雅明精神」(The Dialectics of Art and Society: In Search of the Post-Benjamin`sSpirit)為題發表系列學術演講四講,包括「班雅明精神:現代性、貨幣經濟與寓言詩學的城市實踐」、「全球化班雅明:《拱廊街計畫》及其跨文化啟迪」、「班雅明之後:「圓現象閱讀」方法建構」和「藝術與社會:經典案例閱讀」。另以「社會地理資訊系統(The SocGIS):探索與實踐」為題,闡述過去七年來在人文社會科學使用GIS的教學與研究經驗,從邊緣視角挖掘SocGIS的獨特性與發展性,戮力探索視覺化人文社會道路,發表專題演講。
2007年3月19日,應扶輪社之邀,在台北府門扶輪社例會處發表專題演講,講題為:身體/後身體:存在危機與關於自我的後現代探究(Body/Post-body: Existential Crisis and a Post-modern Investigation of the Self)。
2007年1月4日,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談論台灣高鐵興建後的社會效應。詳見: http://news.bbc.co.uk/2/hi/asia-pacific/6230761.stm , The bullet train bites in Taiwan. By Caroline Gluck, BBC News, Taipei.
2007年1月獲遴選為台灣資訊社會學會常務理事
2006年12月,應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之邀,石曉楓教授主持,在師大勤七樓國文系會議室發表專題演講,題為:公館/溫羅汀事件簿--視覺踏查的可能,並帶領師生沿著溫州街,羅斯福路和汀州路實地踏查。
2006年12月27日,應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之邀,在該校講堂乙發表專題演講,講題為:知識前沿與城市空間文化觀察-黃皮膚在四處的行走:北京、上海、東京和台北。
2006年12月20日,應中國文化大學「數位地球研究中心」之邀, 石計生 教授將至中國文化大學校菲華樓二樓 202會議室,以「社會地理資訊系統(The SocGIS): 探索與實踐 」發表公開專題演講。
2006年12月,應朱銘美術館之邀,針對該館申請展法國藝術家洛倫‧拉剛跋(Laurent La Gamba)的「偽裝城市-洛倫‧拉剛跋個展」的裝置藝術進行評論。題目為:拉岡/跋:分裂自我的鏡像--評拉剛跋的偽裝裝置藝術(Lacan/a Postscript: The Mirror of Divided Self—On La Gamba ’s Procryptic Installation Art)。
2006年12月9日,應朱銘美術館之邀, 石計生 教授在美術館針對法國裝置藝術家拉岡芭(Laurent La Gamba )的作品,進行公開評論演講。
2006年10月28日,主持並與談東吳大學學術對談講座:「音樂與社會:紀露霞與消失的1960年代」。主辦單位: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協辦單位:美學策進學會; 對談地點:台北紫藤廬茶館。
2006年10月起,應邀擔任東吳大學「文學院人文社會研究室」召集人。
2006年10月,應邀擔任由台灣資訊社會學所舉辦的「資訊社會的十年回顧與未來展望」之「地理資訊系統的研究與應用」部門場次的組織與主持人。
2006年5月,應邀擔任由中央研究院、內政部、國家實驗室和中國文化大學所舉辦的「第四屆數位地球國際研討會」之「人文、社會與空間資訊」(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 and Spatial Information)部門場次的主持人 。
2005年11月14日,應北京中國人民大學社會系之邀,以「地理資訊系統與社會學的研究」為題,發表公開演講。
2005年11月9-16日,應北京清華大學社會系之邀,進行短期講學。以「地理資訊系統與後現代空間」、「後現代地理學與都市重構」、「都市不平等與SocGIS的操作」、「後殖民理論與地理資訊系統的社會學遠景」等主題,進行社會學前沿的跨越理論,方法與應用的全方位的「清華六講」。
2005年11月8日,應上海復旦大學社會政策與發展研究院之邀,以「地理資訊系統的理論與應用」為題,發表公開演講。跨界/對話:2005年自然與人文空間資訊研討會大會專題演講者(keynote speaker)
2004年7月,第十九屆太平洋區域科學國際會議東京日本大學年會「聖嬰現象衝擊、休閒/健康與城市消費地景」(El Nino Impact, Leisure/Health and Landscape Consumption in Cities )部門召集人
2004年7月,第十九屆太平洋區域科學國際會議東京日本大學年會「資訊社會、城市空間與地理資訊系統」(Information Society, City Space and GIS )部門召集人
2004年5月,社會學與地理資訊系統專題演講,第二屆數位地球國際研討會,中央研究院、國家實驗研究院與中國文化大學合辦,中國文化大學曉峰紀念館國際會議廳。
2001年亞洲GIS東京大學年會(GIS ASIA) 「空間分析與人文社會科學」部門召集人
「台北市士林區人文社會變遷研究GIS成果發表會」執行策劃人
「第一屆自然與社會空間資訊應用研討會」社會組執行策劃人
東森電視台「社會追緝令」常任社會評論教授
聯合報系「歷史月刊」特約專欄社會評論教授
台北紫藤廬「美學與社會學」常駐演講教授
《都市與計劃》審查委員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自然科學發展處審查委員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發展處審查委員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資訊管理委員會審查委員
台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審查委員
台北市政府研究考核委員會審查委員
《台大地理學報》審查委員(2008.10.16)
《中央大學人文學報》審查人(2008.04.29)
《世新大學人文社會學報》審查委員
《東吳社會學報》第十六期主編
《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審查委員
《政大公共行政學報》審查委員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審查委員
《資訊社會研究》審查委員
《中華人文社會學報》審查委員
《歐美研究》審查委員
《文化研究》審查委員
《師大學報》審查委員
其他
石計生,2007.10,奎澤石頭〈和平港畔不遠處的黃牛、星星與旅人〉、〈大王椰子〉、 〈嘉南平原〉和〈繞射的稻浪〉等詩作 ,入選由高雄縣政府文化局主編的《高雄縣國民中小學台灣文學讀本》。
石計生,2006.12,蘭陽平原的兩月四十八日,《人民的力量》推薦序,黃煌雄策劃,台灣研究基金會執筆小組執筆,台北:玉山社出版。
石計生,2006.12,死亡與永恆的辯證--從「人間系列--三軍」談朱銘的創作精神性,朱銘美術館季刊No.28,台北:朱銘美術館出版。
石計生,2006.06,框架新都市步調與慢活的身心靈,台北市立圖書館,四季閱讀哲學,夏季號折頁推薦文。
石計生,2006.01,請回到業已乾涸的人心(詩集評論),台北:聯合報〈讀書人〉。
石計生,2005.06,靈性教育從小開始,華德福教育在台灣,誠品好讀,六月號,頁52-54。
石計生,2004.12,不可解決的和解--這藝術與公民教育之間的道路,《21個藝術擁抱的姿勢》推薦序,永和社區大學策劃,台北:左岸出版社。
石計生,2004.09,在海的遠處所見的《亮的天》,台北:〈聯合報〉讀書人,9月19日。
石計生,2004.03,布爾喬亞風格考--評彼得蓋伊的《史尼玆勒的世紀──布爾喬亞文化經驗一百年:中產階級文化的形成》,〈誠品好讀〉,台北:誠品書店,頁99。
石計生,2003.11,就搭捷運,來到足堪閒逛的台北,台灣建築,11月號,頁63-66。
石計生,2003.10,奎澤石頭作品選(詩三首),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台灣一九八九至二00二,詩卷(二),余光中總編輯,台北:九歌出版社,頁705-711。
石計生,2003.08,所有固態的都飛舞融化—評《威瑪文化》,台北:〈聯合報〉讀書人,8月3日。
石計生,2003.07,行禮如儀的超越--記雙谿文學獎,東吳大學第23屆雙溪現代文學獎得獎及入圍作品集刊序言,台北:東吳大學,頁1-2。
石計生,2003.07,霹靂火V.S.野火(原題:流動的現實與「定錨」的超現實—以台灣霹靂火論龍應台的「文化精神分裂症」),台北 :〈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挑戰龍應台系列,7月26日。
石計生,2003.06,失落時光的海拋—記喬伊斯的生命與文學,永遠的都柏林人—喬伊斯的流幻之旅,左岸文化,頁7-12 。(書評)
石計生口述、傅子豪撰述,2003.05,左手寫詩,右手做研究--東吳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石計生的求學故事, 人本教育札記,五月號,第167期,台北:人本教育基金會出版。
石計生,2003.05,失落時光的海拋—記喬伊斯的生命與文學,台北:〈聯合報〉聯合副刊,5月23日。
石計生,2002.05,全球化與蘇州發展的在地條件:吳江市的個案研究(2001.8-2002.7),行政院國科會專題計劃期中報告。
石計生,2009.05,十九世紀以來影響世界的重要思潮:開國忠烈的文化資產《歷史月刊》,256期,頁54-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