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DGs融入課程社群】SROI透視永續影響力
【文/圖 教學資源中心教師教學發展組】
活動時間:114年11月12日(三)10:00-12:00
活動地點:MS Teams 線上辦理
活動講者: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管理學院社會企業中心 柯勇全執行長
主辦單位:教務處教學資源中心

為深化本校教師對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理解與教學應用,邀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管理學院社會企業中心 柯勇全執行長,於今(114)年11月12日舉辦「SROI透視永續影響力」線上講座。執行長深入分析SROI(社會投資報酬率)的評估框架及實踐案例,指導教師如何量化教育活動對社會和環境的長期影響,並提供具體的策略,以設計更具意義及深度的永續課程。
柯勇全執行長首先以實踐SDGs計畫之經典案例-「農村小旅行」開場,提醒當計畫只強化某個永續目標,卻可能傷害其他目標時,極易產生「SDGs washing」(漂綠)的問題。他強調,避免此問題的關鍵在於衡量真實的「影響力」,應將非預期和負面的影響列入考量,並與不同面向的利害關係人合作,透過策略、管理方法、透明度及治理四個面向,實現永續發展成果。
接著,在永續影響力的評估框架方面,執行長以「東吳大學2024永續報告書」為例,指出兩個關鍵:首先,須根據利害關係人溝通鑑別重大性議題;其次,分析重大主題對利害關係人之價值鏈影響,並將其與SDGs對應,藉此設定影響力目標、制定行動和策略。活動中,執行長更透過提問互動方式,釐清與會教師對於永續發展的疑問,並接續說明管理的迭代調整策略。
接續,執行長帶入「影響力的五個維度」(What、Who、How Much、Contribution、Risk),並以本校永續報告書為例逐一介紹「影像力的十五個子項」,協助與會教師連結自身學校情境進行發想。他也建議評估方式應量化,並分析門檻和指標挑選策略,以更全面呈現學校的永續發展成果。講師帶著教師以本校為例,實際操作一次各項影響力維度中的定義、指標、數據、來源及評估,使與會教師掌握評估時的注意事項與風險管理。
最後,柯勇全執行長透過分析數位共融教育、文化再現青銀共好生活圈等課程案例,具體展示課程及行動如何有效地融入永續發展目標,並闡述對於利害關係人的影響力。本次活動共吸引84名校內外師生同仁一同上線交流(含校內36名、校外48名),為本校教師未來在設計課程、執行 USR 或社會實踐計畫時,提供了一套影響力評估工具,提升本校在推動永續發展目標上的實踐能力及課程設計能力。

與會者回饋:
- 透過講師的分享,更深入理解了SROI在衡量永續影響力時的實務操作方式,也學到如何以量化與質化資料呈現社會價值,對未來課程中融入SDGs概念有很大啟發。
- 了解要避免SDGswashing、SROI如何進行,以及未來思考和行動方向,感謝老師,非常有幫助。
- 講者針對永續議題深入地探討及提問,引導教師未來在教學設計上更具多元性。
- 演講內容提供很多的提醒,未來執行USR計畫時要常常自省,內容很受用。
歡迎登入TronClass觀看本場活動影音及教材!(連結:https://tronclass.scu.edu.tw/course/join/XOTB0MABZD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