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系課程規劃與特色

    本系創立迄今四十年餘,早期因藝術史課程而聞名,近年來則以「近現代史學與史學理論之教學研究」為發展重心。2001年設碩士班,課程規劃主軸為「中西史學與文獻檔案管理」。 近年來,本系進行課程改革和再造,強調提升學生的歷史學專業素養,並培訓學生研究和應用歷史的能力。課程改革依循下列幾個方向:

一、學生修課的自由化

為因應時勢潮流,並尊重學生個人自主學習以及適性發展,本系透過課程重組,減少系定必修學分,增加學生選修課程的空間。

二、學生學習的進階性

       本系課程依年級以及由廣而深的學習原則規劃,由「基礎課程」上至「進階課程」、由「通論性課程」進入「專題性」課程,期能循序漸進地培 養學生歷史思考與能力。教師亦配合所教課程屬性,提供不同的學習要求與專業訓練。(請參考附表一)

三、學生學習的系統性

       有鑑於學生修課往往隨性且零散,四年下來所修課程有如大雜燴、大拼盤卻缺乏主軸和專攻,本系期望從課程結構入手,協助學生修課和學習更具系統性,此即展現在三、四年級進階課程「五大課群」之設計:史學、公眾歷史、中國史、世界史、臺灣史。課程的分類與梳理,旨在引導學生修課和學習有重心、有方向。(請參考附表一)

四、學生學習的多元化

       為顧及學生現實之需求以及歷史與生活結合的重要性,本系除了規劃一般歷史專業課程外,亦開設多門公眾歷史和應用歷史的課程,結合歷史與博物館學、新聞媒體、影視、電腦科技、文學…。這類課程著重專業歷史的實踐,可為學生未來從事歷史、社會、人文、教育、公共事務等相關工作奠定基礎。2020年新增史學與社會實踐課程,與國立故宮博物院、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紀州庵文學森林、迪化二O七博物館等機構合作,希冀學生能用相關所學實踐於職場上,增加就業競爭力。

 

                                        附表一 、歷史系大學部課程結構(111學年度)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基礎課程

進階課程

史學導論

 

五大課群

台灣史

 

台灣史課群

中國史(一)

中國史(三)

中國史課群

中國史(二)

中國史(四)

世界史課群

世界史(一)

世界史(三)

史學課群

世界史(二)

世界史(四)

公眾歷史課群

 

 

多元學習

總結性課程 (擇一)
史學與社會實踐、
史學研究與寫作......

 

 

 

|回到頁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