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教師 「賴位政」老師照片
助理教授

賴位政

最高學歷: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文學博士

專長:

古典文學批評、四庫學、清代宋詩學、桐城派、近代學術史、錢鍾書研究

 

重要學經歷 - 總覽列表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文學博士

經歷
教授課程
校內分機 6151
研究室 P311
電子郵件 08000023@scu.edu.tw
論文著作與研究計畫

一、期刊論文

  • 〈以詩解詩——《管錐編‧毛詩正義》的詮釋立場、實踐與意義〉,《政大中文學報》第30期(2018年12月),頁185-216。(THCI Core)
  • 〈翁方綱〈與姬川郎中論何、李書〉的漁洋話頭〉,《東亞漢學研究》2018年特別號(2018年12月),頁290-299。
  • 〈皮錫瑞《經學歷史》之「復盛」概念及其歷史圖像建構問題:「環境」與「意識反應」視角下之再思索〉,《子衿論衡:中正文哲研究集刊》第2期(2017年12月),頁01-31。
  • 〈闢簇新的路、架理解的橋——第七屆東亞漢學既第十六屆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東亞漢學研究》第7號(2017年04月),頁515-524。
  • 〈近代學派論爭之迴響——錢鍾書南北文學論之解構傾向〉,《東亞漢學研究》2017年特別號(2017年02月),頁401-412。
  • 〈《總目》的歷史圖像構成分析——以「蘇軾」為個案〉,《東亞漢學研究》第6期(2016年04月),頁490-500。 *東亞漢學研究學會第七屆「青年學者獎」獲獎論文
  • 〈《總目》宋別集提要中的「韓柳之波」〉,《東亞漢學研究》第5期(2015年05月),頁487-497。
  • 〈明說漁洋,意在滄浪——錢鍾書「王士禛論」及其壓在紙背後的真相〉,《清華中文學報》第10期(2013年12月),頁343-377。(THCI Core)

二、研討會論文

  • 〈梅曾亮述學詩析論──以「書示張生端甫」為中心〉,安徽師範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主辦,詩意皖南──皖台高校傳統詩學教育交流,2023年8月9日。
  • 〈論朱琦〈辨學〉及其對桐城派學術傳衍的意義〉,東吳大學中文系主辦,第230次常態性學術研討會,2023年6月14日。
  • 〈屈原的憂與藝——《管錐編.楚辭洪興祖補註》的「主題」與「處境分析」〉,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主辦,傳承.通變.挑戰:漢學的視域融合──臺灣師大百年校慶國際學術研討會,2022年5月20日。
  • 〈方東樹《昭昧詹言》的「漢、魏無跡」說探論〉,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明清文學的常異與裂變──第六屆中國古典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21年10月21日。
  • 〈錢學餘影:論《哈佛新編現代中國文學史》及其所收胡志德三論與錢鍾書學術思想的互文性〉,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哈佛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暨中國現代文學史書寫的問題與方法論壇,2021年9月25日。
  • 〈「閎肆」的成立與崩解──《總目》宋代別集的詩學史發展趨向〉,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第六屆中國古典文獻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20年11月19日。
  • 〈新判準,舊命題——從王夢鷗「繼起的意象」重探趙、王「談龍公案」〉,政大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主辦,「感受、觀念與術語:中國古代文論的研究」學術工作坊,2019年12月14日
  • 〈皮錫瑞《經學歷史》之「復盛」概念及其歷史圖像建構問題──「意識反應」視角下之再思索〉,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第二屆子衿論衡:中文青年學者論壇,2018年3月3日。 *本文經匿名審查通過後,收入《子衿論衡:中正文哲研究集刊》第2期
  • 〈薛嵎《雲泉詩》的美學形成與侷限——以「樂園」追尋為視角〉,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第九屆兩岸韻文學學術研討會:宏觀與微觀,2016年05月27日。 *本文經修訂後,收入《第九屆兩岸韻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宏觀與微觀》
  • 〈《總目》的歷史圖像構成分析——以「蘇軾」為個案〉,東亞漢學研究學會及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第七屆東亞漢學暨第十六屆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16年04月21日。 *本文同步刊登於《東亞漢學研究》第6期

三、專書論文

  • 〈薛嵎《雲泉詩》的美學形成與侷限——以「樂園」追尋為視角〉,收入《第九屆兩岸韻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宏觀與微觀》(臺北:世新大學,2017年01月),頁201-222。

四、學位論文

  • 《桐城派「山谷觀」及其詩學意義》,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8。 *臺灣中文學會第六屆「四賢博士論文獎」第三名獲獎論文
  • 《轉型視域下之錢鍾書《談藝錄(增訂本)》「通」義及其實踐研究》,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

五、研究計畫

  • 姚鼐《惜抱軒詩集》的知識世界與詩用社群,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2023/08/01~2024/07/31
  • 姚瑩對姚鼐詩學的因革與傳播——以「道與藝合」、「鎔鑄唐宋」的路線重整為主軸,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2022/08/01~2023/07/31。
  • 從詩、論、選整合視閾續探梅曾亮「創作能力的鑑賞」及其傳播社群,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2021/08/01~2022/11/30。
  • 無跡而有法──《昭昧詹言》漢魏六朝詩批評兼論其對姚鼐「才法相輔」學詩理論的深化(MOST 109-2410-H-031-001),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2020。
備註  

SCROL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