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著作與研究計畫 |
學位論文:
- 博士論文 Sound at Heart and Right in Hand: Mobile’s Road to Secession, Department of History, Auburn University, August 2006. Advisor: Dr. Anthony Gene Carey
- 碩士論文 〈威廉斯學派及其對美國外交史之解釋〉,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民國86年1月。指導教授:孫同勛博士
期刊論文:
- 民國107年06月,〈由美國國會辯論分析「密蘇里協議」始末:1818年至1821年〉,《師大歷史學報》,第59期,頁141-190。
- 民國106年11月,〈經濟擴張」與「門戶開放」:威廉.愛普曼.威廉斯(William Appleman Williams)解釋美國歷史的主要基礎〉,《輔仁歷史學報》,第38期,頁1-39。
- 民國101年06月,〈由「必要之惡」至「全然有益」:內戰前美國擁奴思想的發展與轉變〉,《成大歷史學報》第42期,頁55-116。
- 民國100年12月,〈由「聯邦優先」至「南方主權第一」:阿拉巴馬州莫比爾市的分離運動,一八五0年至一八六0年〉,《東吳歷史學報》第26期,頁47-120。
- 民國99年07月,〈奈德.特納與1831年南漢普頓郡黑奴暴動〉,《輔仁歷史學報》第25期,頁1-42。
- 民國97年12月,〈1960-70年代美國史學家對「區域主義」、「奴隸制度」與美國內戰相關性的主要解釋〉,《東吳歷史學報》第20期,頁231-75。
研討會論文:
- 民國108年05月,〈美國內戰前阿拉巴馬州莫比爾市的分離運動,1850-1860〉,東吳大學歷史學系主辦,「第七屆史學與文獻學研討會-社會史研究之新視野」。
- 民國107年03月,〈由美國國會辯論分析「密蘇里協議」始末: 1818年至1821年〉,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主辦,「106學年度教師研究成果發表會」。
- 民國106年05月,“American Civil War Historiography: From Sectionalism, Slavery, to Secession,” 東吳大學歷史學系主辦,「第六屆史學與文獻學研討會-中西史學的對話」。
- 民國105年10月,〈美國內戰前南方分離運動的再思考〉,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及葉聖陶研究會主辦,「第二屆兩岸學者共話.世界史論壇」。
- 民國105年06月,〈文獻與檔案在美國史教學的應用〉,東吳大學歷史學系主辦,「文本、閱讀與歷史教學學術研討會」。
- 民國104年05月,〈由「經濟擴張」至「門戶開放」:威廉.愛普曼.威廉斯(William Appleman Williams)對美國歷史的主要解釋〉,東吳大學歷史學系主辦,「第十屆史學與文獻學學術研討會:從社會到政治-兩岸史學的研究與對話」。
研究計畫:
- 108年度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由美國國會辯論分析「1850年協議」與內戰前南方州權論的發展」,計畫編號:「MOST 108-2410-H-031-058」。
- 107年度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1832年「拒絕執行聯邦法案宣言」與內戰前美國南方主權論的發展」,計畫編號:「MOST 107-2410-H-031-052」。
- 105年度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研究計畫:「由1820年密蘇里妥協案(Missouri Compromise)看內戰前美國南方州權意識的發展:以聯邦國會相關辯論為研究基礎」,計畫編號:「LASS105520-1」。
- 102年度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加州與1856年美國總統選舉」,計畫編號:「NSC 102-2410-H-031-011」。
- 100年度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18世紀美國「黑奴自述」史料研究,1740年至1790年」,計畫編號:「100-2410-H-031-033」。
- 99年度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由「必要之惡」至「全然有益」:內戰前美國擁奴思想之演變與發展」,計畫編號:「NSC-99-2410-H-031-020」。
- 98年度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奴隸制度、南方主權與分離運動:以《杭特商業評論》所呈現的北方觀點為例,1848-1860」。
- 96年度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奴隸制度、南方主權、與分離運動:從《帝波評論》(DeBow’s Review)分析內戰前美國南方的立場,1846-1862」。
學術演講:
- 民國108年1月29日,東吳大學歷史學系主辦,「2019寒假東吳史學營-歷史的十字路口」。講題:美國憲法與美國文化
- 民國106年5月27日,中央研究院政治思想研究專題中心。講題:由美國國會辯論看1820年密蘇里妥協案。
- 民國106年5月18日,高雄市立高雄高級中學。講題:美國歷史的起源與國家體制的建立。
- 民國106年5月17日,臺北市高中歷史教師研習會,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講題:美國歷史的三部曲-由內戰至民權運動。
- 民國106年5月3日,臺北市高中歷史教師研習會,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講題:美國歷史的三部曲-美國憲法與美國內戰。
- 民國106年4月5日,臺北市高中歷史教師研習會,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講題:美國歷史的三部曲-殖民時期的美國及美國獨立戰爭。
- 民國105年11月30日,臺北市高中歷史教師研習會,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講題:關於美國歷史的幾個問題-區域、體制、政黨與奴隸制。
- 民國105年7月21日至27日,東吳大學歷史學系主辦,「東吳大學溪城講堂暑期研習班」。講題:由局外人到局內人:非裔美國人的移民歷程。
- 民國105年3月18日,台灣大學歷史學系主辦,「世界史討論會第32回會議」。講題:1820年密蘇里妥協案始末。
- 民國103年7月28日至31日,東吳大學歷史學系主辦,「東吳大學溪城講堂暑期研習班」。講題:影像與歷史:美國意象。
- 民國103年03月08日,東吳大學歷史學系主辦,「看歷史、學歷史-青少年歷史文化營」。講題:再靠近一點!細看美國歷史。
- 民國102年11月29日,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講題:西洋史教學經驗談。
- 民國102年11月01日,中興大學歷史系「世界史專題討論」課程。講題:美國南方史。
- 民國99年03月,輔仁大學歷史學系「世界史學術座談會」。講題:美國的奴隸制度。
- 民國98年11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世界史研究室。講題:內戰前美國南方的分離運動。
- 民國97年06月,中國天津南開大學歷史學院。講題:The Dynamics of Secession: Mobile, Alabama。
參加會議:
- 民國106年01月06日,東吳大學歷史學系主辦,「世界史討論會第三十五回會議」主持人。
- 民國105年11月12日,輔仁大學歷史學系主辦,「第十二屆文化交流史:『庶民生活與物質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主持人。
- 民國105年10月16日,台灣大學地理學系主辦,「第八屆發展研究年會:環境與永續發展」評論人。
- 民國105年05月20日,東吳大學歷史學系主辦,「第十一屆史學與文獻學學術研討會:歷史上的人物與人群」主持人。
- 民國105年04月22日,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主辦,「史學與實務應用學術研討會」評論人。
- 民國104年06月20日,台灣大學歷史學系主辦,「世界史討論會第二十五回會議」評論人。
- 民國103年06月20日,亞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辦,「第四屆歷史思維學術研討會」評論人。
- 民國102年11月10日,輔仁大學歷史學系主辦,「第九屆文化交流史:『傳承與涵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評論人。
- 民國102年05月04日,東吳大學歷史學系主辦,「第九屆史學與文獻學學術研討會:從社會到政治-再現中國近世歷史」評論人。
- 民國101年11月17日,輔仁大學歷史學系主辦,「第八屆文化交流史:『跨越文化:生活、工作及語言』國際學術研討會」評論人。
- 民國98年05月22日,東吳大學歷史學系主辦,「第七屆史學與文獻學研討會-社會史研究之新視野」評論人。
- 民國96年05月19日,東吳大學歷史學系主辦,「第六屆史學與文獻學研討會-中西史學的對話」評論人。
指導論文:
- 閔郁純,〈失控的禁令:1920-1933年美國禁酒令下的私酒販售研究〉,東吳大學歷史系碩士班。(106學年度)
- 楊柔郁,〈內戰前美國對中國經貿關係的開展,1783-1861〉,東吳大學歷史系碩士班。(105學年度)
- 李易,〈從干預到越戰美國化:以五角大廈文件分析美國的越南政策,1964-1967〉,東吳大學歷史系碩士班。(103學年度)
校內榮譽:
- 107學年度,東吳大學教師學術研究獎助,「研究論著獎勵」第二類。
- 102學年度上學期,東吳大學教師減授鐘點獎勵。
- 100學年度,東吳大學教師學術研究獎助,「研究計畫獎勵」第一類。
- 99學年度,東吳大學教師學術研究獎助,「研究計畫獎勵」第一類。
- 98學年度,東吳大學教師學術研究獎「研究論著獎勵」第二類。
- 97學年度,東吳大學「教師教學網頁暨教材上網獎勵活動」特優獎。
學術團體:
- 美國歷史學會 (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 會員。
- 美國南方史學會 (Southern Historical Association) 會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