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已結束
App Inventor零基礎手機程式創作工作坊
活動照片與成果
【活動報導】App Inventor圖形化程式:開啟學生運算思維入門課
隨著STEAM科技教育的推廣,學生跨域培養程式設計能力,將提升個人學習視野新高度。本校學生學習資源組(以下稱本組)特於112年5月20日和21日搭配本校111學年新推出的「跨科際智慧應用學分學程暨微學程」之「行動內容創作」課程辦理「App Inventor零基礎手機程式創作工作坊」。邀請教學經驗豐富與出版相關書籍,並致力於推廣機器人教育與Maker活動,CAVEDU教育團隊曾吉弘創辦人擔任兩日講師。帶領學生們從網路瀏覽器開發手機應用程式,依序設計程式外觀、設定元件行為,MIT App Inventor提供直覺易用的功能且能完整支援智慧型手機的軟硬體功能。
工作坊首日從淺談App Inventor開始,並以輕鬆方式體驗「Google為慶祝Kids Coding創立50週年」小遊戲展開課程序幕,再帶領學生認識元件與程式積木的使用邏輯與方式,練習「計算面積」、「地圖應用」、「體感偵測」及「YouBike即時站點」等基礎練習。次日深入瞭解資料庫應用,學習資料處理的方式,進階講解「啟用Google試算表API」介紹Spreadsheet元件與「使用Google Firebase」作資料讀解應用。最後講解串接ChatGPT作結尾。
本次完課學生為22人,學生對工作坊整體滿意度達4.41(問卷為五分量表)。為瞭解學習成效,本組運用UCAN共通職能中「資訊科技應用」能力五大題項,進行前後測問卷調查,學生自評資訊能力從前測平均3.45,到後測平均3.80,整體平均進步0.35,顯示學生參與工作坊後「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皆有提升。另,從學生修讀科系占比分析,得知報名此次工作坊的資通訊與非資通訊科系背景學生人數占比約為1:17,符合本次活動期使非資通訊學生也能提升並習得數位科技能力之目的。再者,為推廣女性於STEAM領域學習及參與,從參與本次工作坊的男女性別人數分布占比分析,發現女性參與人數高於男性近三倍之多。
經由兩日的工作坊訓練,學生瞭解程式設計的概念與實作練習,提升學生跨場域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本組將持續藉由此類工作坊,鼓勵學員依照興趣進而選修「跨科際智慧應用學分學程暨微學程」,培養解決問題能力與整合科技資源的能力,增加未來升學與就業的跨科際競爭優勢!
學生回饋
1. | 了解了基礎手機app可以在哪裡撰寫,可以自己嘗試設計一些小工具,增加自己的想像力跟實現自己想法的能力,但是對我來說課程內容可以再深入一些,可能是因為各學系的學生都有,老師要照顧一些進度比較慢的同學,中間等待的時間有點多 |
2. | 之前就對寫程式有一點興趣,也有稍微學過一點簡易的程式語言。只是這次是手機應用程式的課程,和我以往所學的不同,雖然有些難度,但整體非常有趣。實作上也是用類似堆積木的方式來學習程式語言,內容不枯燥乏味,卻又能學到很多新的東西,非常有趣。希望將來還有機會可以再體驗相似的課程。 |
3. | 參加這門課程前,完全不認識這個程式,甚至連名字都沒聽過。但是在老師的介紹下,我對於這個工具,有粗略的了解,也學習到一些寫程式時需要的邏輯思考方式。 |
4. | 學校願意開設課外的工作坊真的很令人開心,因為尤其身為外語學院的學生,一般沒有什麼機會可以接觸關於資訊科技的東西,但科技工具卻又是未來不論在職場上或是個人作業上都必不可缺的,身為學生很希望能在大學時多學習一些技能,以便未來在求職以及實際進到企業中更有競爭力。 然而對於完全沒有資訊背景的人來說,接觸一項程式是一回事,但要評斷何種情況下使用何種科技工具並不是一天能培養的技能,更不用說要熟練其操作;第一天的課程比較慢,容易跟上,能夠建立起一項成果會讓人有成就感,但第二天進度較快,在不太熟悉資料匯入等系統頁面或作業流程的狀況下,只要一個小地方沒跟上,在講義中又找不到答案時,就完全無法跟上後面的進度,雖然可以理解時間有限,但若完全無法跟上就學不到東西了,這點有些可惜。 |
5. | 經過今天上午的學習,老師很用心教學,但本身自己所學非本科,所以進度及理解對我來說有些難度。數位轉型組的同學學習的狀況就很好,果真是不同的世界。除此之外,也讓自己的小孩為什麼 喜歡什麼喜歡AI資訊相關的科目,值得推薦此課程。 |
6. | 在這次的機會中可以學報如何建議的寫程式,且可以依照想要的模式來呈現,並且因為未接觸這方面的事情,所以會有點跟不上,但我還是很喜歡這種課程。 |
7. | 初步了解程式架構方式,以及簡單邏輯概念。課程設計很豐富,提供的教材很多元, |
8. | 課程難度適中,可以複習之前學過的基礎,也有銜接新的課程,科技日新月異,學著用程式輕鬆解決生活上的問題,讓我很有收穫,也更喜歡寫程式了。 |
9. | 了解到現實層面設計一款App不是像我之前想的那麼簡單,也許之後我可以試著自己去寫寫看一個app。我覺得最大的收穫就是以後我在畫Figma或設計App的時候,不能隨便想要有什麼酷炫的功能就直接加進去、位置想怎麼調就怎麼調,這兩天的課程比較多著重在app的功能執行上,但我看我過去用Figma做的東西,恩...可能現在的我還寫不出來我自己的prototype... |
10. | 我覺得這次的課程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穫就是我認識了很多不同的工具以及如何應用,例如googlefire base、 Personal Image Classifier 、json檔格式還有最重要的MIT App inventor,雖然在少部分範例中不能立即理解其背後運作概念,不過基本上都還是能跟上老師的課程步調來進行操作。整體來說我認為還是很有成就感以及獲益良多的,非常感謝有這次的課程! |
11. | 本次課程連結手機操作同步執行,新的操作系統。針對新的知識給予說明,覺得很有收穫。透過BLOCKS去了解每個程式的操作,還有其中數學的概念,很謝謝老師的講解。 |
12. | 開始了解一點程式 |
13. | 本次上課是第一次接觸程式語言,老師以視覺化的方式,組合語法教學,讓人覺得程式語言似乎不是那麼遙不可及、非資訊背景學不來的知識,更容易理解語言的結構 |
14. | 老師還認真教授,願意完整提供教材,真的很感謝。 只是,因為沒有程式背景,跟著比較吃力些;且中途需要回覆客戶的詢問,以致有些過程漏掉。 幸好,主辦單位有錄影,課後,會重新對照影片教學和講義,重頭練習一次。 感謝學校用心籌劃對我們有助益課程。 |
15. | 我很慶幸有參加到這次的課程,認識到很多新的工具可以做使用,還有練習了許多不同類型的題目,稍微瞭解了手機程式如何寫。老師的講解使人容易理解,課程前期我有跟上老師的腳步,中後期開始課程對我而言有些困難,所以動作比較慢。在課程中也有感受到老師的負責及認真,提供許多自己的資源給大家。 |
16. | 很幸運能夠參與App Inventor零基礎手機程式創作工作坊,藉由堆積木的方式完成各種程式。 當我在講師的帶領下完成第一個範例時,我覺得很有成就感,令我意外的是程式創作比我想像中的有趣。兩天中,講師除了有耐心的回答我們的問題,講課也很有趣,還讓我們有很多機會親手操作看看,App Inventor外還有AI物品偵測、ChatGPT,讓我們將ChatGPT連到App Inventor中。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完成許多範例,雖然看起來有點陽春,但能夠在短時間產出真的很厲害,謝謝老師帶給我們如此有意義的課程! |
17. | 從無開始跟著老師指導學習基礎知識與新知,老師幽默風趣,使艱難沈悶的課程能更加輕鬆 |
18. | 透過實際操作認識APP開發程式及API等概念及初步應用 |
19. | 第二天對於ChatG P T的串接與應用,比想像中的簡單。 會願意自己再花時間嘗試。 一直以來對於製作手機程式都很苦手,這是課程算是非常好的入門磚 |
20. | 更加了解工程師的辛苦。原來每一步驟的設定都要經過很多邏輯思考😅。真的覺得英文能力很重要,寫程式時要看懂一堆英文單字,而我不會英文,所以跟上老師的腳步顯得有些吃力。 |
21. | 對於非資訊人員的可以初步學習到許多app相關的概念,對於日後如果接觸相關類型的工作,也會比較有辦法跟對方溝通,我認為是很棒的課程 |
歡迎非資訊科系、無資訊背景學生參加
MIT App Inventor不僅完整支援智慧型手機的軟硬體功能,也支援各類物聯網與機器人開發套件,並在感測器、地圖定位與結合各類雲端服務等都提供了相當直覺易用的功能。
開發一個App Inventor 程式就從您的網路瀏覽器開始,您只要依序設計程式外觀、設定元件行為,最後只要將手機與電腦連線,剛出爐熱騰騰的程式就會出現在您的手機上了!
本課程將分享如何讓 App Inventor 寫入資料到雲端 Google 試算表中。App Inventor新的Chart功能可在App中顯示表格資料。
圖示:App Inventor Google表單整理畫面 | 圖示:積木式程式設計環境 |
課程資訊 (課程已結束)
上課日期 | 112年5月20日(星期六)和112年5月21日(星期日) |
上課時間 | 上午9:00-12:00和下午1:00-4:00 |
上課教室 |
兩日皆@線上(連結於課前提供,請留意MAIL) |
上課名額 | 40人,東吳大學在學學生 |
上課須知 | 須自行準備筆記型電腦及電源線。 |
上課方式 | 講授與實作,兩日總計12小時 |
授課講師 |
曾吉弘 頭銜:CAVEDU 教育團隊創辦人 / 翰尼斯企業有限公司 經理 專長與經歷:台科大資工助理教授(兼任) / MIT CSAIL Visiting Scientist / NVIDIA Jetson AI ambassador |
課程安排
112年5月20日(星期六) | |
09:00-10:20 | 地圖應用 - Map 元件與 LocationSensor 元件 |
10:30-12:00 | 地圖導航 (課程參考資料) |
中場休息 | |
13:00-14:20 | 資料視覺化 - Chart 元件 |
14:30-16:00 | Google 試算表 - Spreadsheet 元件 (課程參考資料) |
16:00-16:10 | 結語、賦歸 |
112年5月21日(星期日) | |
09:00-11:00 | Google Firebase 資料庫存取 |
11:00-12:00 | AI 影像分類 (課程參考資料) |
中場休息 | |
13:00-14:00 | 實際於 Android 手機執行即時影像分類 |
14:10-16:00 | 串接 chatGPT (課程參考資料) |
16:00-16:10 | 結語、賦歸 |
上課時,學員筆電需進入「MIT App Inventor」網頁 (https://appinventor.mit.edu/) 並登入Google帳號。
聯絡資訊:教學資源中心學生學習資源組 王小姐,分機5823、信箱sr@gm.scu.edu.tw
----------------------------------
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 x 教育部補助大專院校STEM領域及女性研發人才培育計畫
面對全球化人工智慧和資料科學發展的趨勢下,除了課餘時間自主學習上述相關的0學分微課程或工作坊之外,您還有更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