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教師 「謝君讚」老師照片
副教授

謝君讚

最高學歷: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文學博士

專長:

儒家思想、道家思想

 

重要學經歷 - 總覽列表

學歷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文學博士

經歷
教授課程

中國思想史、紅樓夢的哲學思想、老子、莊子、歷代文選及習作、國文

校內分機 6161
研究室 D0720
電子郵件 puppet7038@yahoo.com.tw
論文著作與研究計畫

一、期刊論文

  • 〈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之「玄理」性格的省思〉,《東吳中文學報》(THCI第二級)第46期,2023年11月,頁1-28。
  • 〈論賈寶玉的懸崖撒手與莊禪哲理的思想差異〉,《清華中文學報》(THCI第一級)第23期,2020年6月,頁265-301。
  • 〈論阮籍之莊學為「文人老莊」的詮釋觀點〉,《東吳中文學報》(THCI第二級)第39期,2020年5月,頁31-56。
  • 〈《莊子》的情欲觀:兼論「猖狂無情」與「極度無情」之異同關係〉,《鵝湖月刊》第45卷7期,(2020年1月),頁13-25。
  • 〈論《莊子》與阮籍「自然」概念的差異〉,《淡江中文學報》(THCI第二級)第41期(2019年12月),頁1-37。
  • 〈論《莊子》「魂交」的兩種解讀:夢魂說與夢象說〉,《鵝湖月刊》第44卷12期,(2019年6月),頁43-54。
  • 〈檢證《論語》──論孔子思想中的冥契主義向度〉,《鵝湖學誌》第61期, 2018年12月,頁1-48。
  • 〈論「緣督」與「踵息」的丹道式說解──以《莊子》中的「精」「氣」為線索的討論〉,《文與哲》(THCI第一級)第29期,2016年12月,頁1-36。
  • 〈論《老子》及其於煉養視域中的身體觀〉,《清華中文學報》(THCI第一級)第14期,2015年12月,頁129-173。
  • 〈論《太極圖說》的宇宙論詮釋:以冥契主義為視野的討論〉,《鵝湖月刊》,第41卷第4期,2015年10月,頁9-21。
  • 〈論《莊子》與陶淵明「自然」思想的異同〉,《中正漢學研究》(THCI第二級)總第25期,2015年6月,頁61-92。
  • 〈當代學者對劉勰「原道」之道的詮釋分歧與評論──從儒家「心性-形上」學的角度來論「道」〉,《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11期,2015年3月,頁31-54。
  • 〈未始出吾宗──論莊子之冥契主義的類型問題〉,《中正漢學研究》(THCI第二級),總第21期,2013年6月,頁67-92。
  • 〈從康德到海德格──試論當代學者於孟子詮釋上的一項爭議〉,《當代儒學研究》,2011年6月第10期,頁241-271。
  • 〈《太上感應篇》宗教倫理思想初探〉,《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研究生論文集刊》,2004年5月第6期,頁143-158。

二、研討會論文

  • 〈論嵇康〈聲無哀樂論〉之「樂理」與養生「玄理」的內在思想關係〉,發表於112學年度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232常態性學術研討會,2023年10月25日。
  • 〈論《紅樓夢》太虛幻境的「樂園」性質及其限制〉,發表於東吳大學中文系主辦,國科會補助,「市井明清──第七屆中國古典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23年4月28日。
  • 〈從「樂理」到「玄理」:論當代學者於〈聲無哀樂論〉的詮釋分歧〉,發表於金門大學和平研究中心、金門大學國際大陸事務系主辦,「第五屆金門大學、廈門大學、愛知大學、東吳大學四校聯合學術研討會」,2023年3月21日。
  • 〈青春風雅或皇權禮法?論《紅樓夢》大觀園的樂園性質〉,發表於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第九屆中國文哲之當代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2022年11月5日。
  • 〈「《莊子》選」中的體道、道體與道用的思想詮釋與講授應變〉,發表於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閱讀書寫與口語表達—東吳大學國文教學研討會」,2022年10月7日。
  • 〈論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與老莊玄義的差異〉,發表於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第十八屆先秦兩漢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22年3月19日。
  • 〈當代學者對於嵇康「自然」概念的探索與省思〉,發表於東吳大學中文系、黃岡師範學院文學院主辦,「東坡文化論壇暨人‧物‧文‧學2021兩岸學術研討會」,2021年12月9日。
  • 〈論《莊子》與《紅樓夢》「夢」思想的異同〉,發表於東吳大學中文系主辦,科技部補助,「明清文學的常異與裂變:第六屆中國古典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21年10月21日。
  • 〈論莊子與阮籍自然觀的同異〉,發表於輔仁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會主辨,2019「哲學跨領域:跨領域的對話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2019年10月27日。
  • 〈狂放的文人生命?論阮籍之莊學為「文人老莊」的詮釋觀點〉,發表於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第13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2019年10月19日。
  • 〈阮籍「自然」概念的再省思〉,發表於亞東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主辦,「2019生命教育與通識教育論壇暨學術研討會」,2019年5月24日。
  • 〈史實與虛構:以《三國演義》中的桃園結義為例〉,發表於宏國德霖科技大學主辦,「教育部106-107年度閱讀書寫革新計畫博雅中文教師社群暨教學研討會」,2018年12月29日。
  • 〈常因自然與杳無所知:論莊子與賈寶玉兩種不同的無情觀〉,發表於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2018經學與文化全國學術研討會」,2017年12月7日。
  • 〈《莊子》的情欲觀:兼論「猖狂无情」與「極度无情」之異同關係〉,發表於台灣哲學學會主辦,「『哲學與實踐』台灣哲學學會2018年學術研討會」,2018年11月10日。
  • 〈論老子哲學對於生命教育的啟發〉,發表於亞東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主辦,「2018生命教育與通識教育論壇暨學術研討會」,2018年5月25日。
  • 〈參禪與悟莊:論賈寶玉思想與莊禪哲理的差異〉,發表於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2017經學與文化全國學術研討會」,2017年12月8日。
  • 〈莊生繆妄,不識義理──論張橫渠對《莊子》「神人」的批判〉,發表於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文學院儒學研究中心、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合辦,「2017宋明清儒學的類型與發展Ⅳ學術研討會」,2017年10月26日。
  • 〈論孔子仁教所蘊涵的冥契主義〉,發表於國立中央大學人文研究中心、儒學研究中心、文學院再造人文社會科學教育發展計畫—從人文看永續發展主辦,「青年儒家論文發表會─儒家人文精神的傳承」,2016年11月18日。
  • 〈論《莊子》「魂交」的兩種解讀:夢魂說與夢象說〉,發表於台灣哲學學會主辦,「『傳統、詮釋與創新』台灣哲學學會2016年學術研討會」,2016年11月6日。
  • 〈寫親書情──《詩經.小雅.蓼莪》教案設計〉,發表於致理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承辦,「第四屆全國大一國文創新教學研討會」,2016年6月3日。
  • 〈孔子仁學的宗教性──與威廉詹姆斯宗教觀的比較研究〉,發表於中央大學文學院儒學研究中心、東海大學哲學系主辦,「第二屆青年儒學學術會議」,2009年6月4日、5日。
  • 〈環繞於劉勰〈滅惑論〉的幾個問題的再反思〉,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第十四屆南部地區中文所研究生論文發表會」,2005年11月26日。

三、學位論文

  • 《先秦儒、道義理的當代詮釋與反思──以典範轉移、冥契主義與樂園思想為核心》,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4年1月,指導教授:楊祖漢先生。
  • 《劉勰原道觀的詮釋與反思》,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5月,指導教授:賴錫三先生。

四、專書

  • 《《紅樓夢》的思想風貌:情與悟的無盡循環》,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11月。

五、校內專題研究計畫

  • 〈當代數位人文研究的多元開展與未來展望〉(計畫編號:109-D-02-1301-2-09-A-001-0101)(執行時間:2020年10月1日~2021年7月31日)
  • 〈《紅樓夢》一僧一道的「度化」思想重探〉(計畫編號:108-G-06-5200-5-01-A-038-0101)(執行時間:2019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108學年度補助新進教師研究計畫)
  • 〈人工智慧與文學領域相關研究課題的回顧與省思〉(計畫編號:108-E-01-1301-2-06-A-001-0101)(2019年10月1日~2020年7月31日)(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整合型先導研究計畫「子計畫」之一)

六、科技部(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 〈嵇康與阮侃論「宅有無吉凶」中的「玄理」與「儒理」之省思與重建〉(計畫編號:113-2410-H-031-065)(執行時間:2024年8月1日~2025年7月31日)(科技部新進人員研究計畫)
  • 〈嵇康〈聲無哀樂論〉之「玄理」意蘊的省思與重建〉(計畫編號:112-2410-H-031-069)(執行時間:2023年8月1日~2024年7月31日)(※優秀年輕學者研究計畫)
  • 〈嵇康〉「自然」概念的當代詮釋與反思重建〉(計畫編號:110-2410-H-031-062)(執行時間:2021年8月1日~2022年7月31日)(科技部新進人員研究計畫)
  • 〈論《莊子》與《紅樓夢》「夢」思想的異同〉(計畫編號:109-2410-H-031-003-)(執行時間:2020年3月1日~2021年2月28日)(科技部新進人員研究計畫)
備註  

SCROL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