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記憶•歷史•書寫:口述歷史的方法與應用

日期:109/05/16(星期六)

講者:陳進金 (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Blog:東吳人社院USR計畫—口述歷史工作坊(一)&(二)

簡介:

    人文社會學院USR計畫,於5月16日邀請東華大學歷史系陳進金老師,以「記憶•歷史•書寫:口述歷史的方法與應用」為題,講解何為口述歷史、如何進行口述歷史訪談以及口述歷史的價值。陳進金老師曾任職於國史館逾10年,進行過多名黨政軍人物的口述訪談,演講內容首先介紹口述歷史在台灣的發展,台灣於解嚴之後,本土文化、台灣歷史研究逐漸受到重視,口述歷史的風潮於焉盛行。但是在台灣「口述歷史」仍處於發展中,理論或方法的著作依舊相當欠缺,成果亦良莠不齊,而受訪者大都以各界菁英為主,訪談者的專業訓練或史學素養不夠,也彰顯了這門學科仍有許多進步空間。


    陳老師提到,所謂的口述歷史,就是對於人類進行訪談並加以記錄的過程。至少需包括三點:第一、是以問答方式進行訪談,並予以記錄;第二、訪談者應對於討論的主題(具有歷史意義)有所認識;第三、受訪者對於討論的主題(具有歷史意義)也應有所認識,並從個人曾經參與的部分進行說明。


    因此,陳老師強調,一份好的口述歷史紀錄,就是一位準備完善的訪談者,向一位準備完善的受訪者,以錄音或錄影方式進行訪問、調查,記錄彼此的問答內容並整理成文字稿件,予以出版。口述歷史最重要的關鍵,在於保存了即將逝去的聲音,而這些聲音正好有助於我們去理解過去,或是足以填補一些欠缺文記載的歷史事件或生活經歷的空白。最後,陳老師也提醒進行口述歷史訪談,必須注意一些要點。第一,再三確認,避免年代、人名、地名的誤植;第二、對於受訪者若有虛構、誇大的內容要慎重查證;第三、地名、學校名等名稱,應注意時空環境的改變;第四、善用工具書,如辭典(含一般辭典、人名詞典、地名詞典、事件辭典)、職名錄、史事日誌和職官年表等。口述歷史雖然是人與人之間透過言語互動所留下的紀錄,但事前的準備與事後的求證,同樣不可輕忽,必須以謹慎的態度來面對,以免留下錯誤的資訊予後世從事研究者。

(文圖/人社院USR計畫)

 

|回到頁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