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美食記憶-傳統節慶食品介紹」
日期:110/04/19(星期二)
講者: 張尊禎 (資深出版編輯人與文字工作者)
地點: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 D316
簡介:
東吳大學人社院USR計畫,於4月19日,邀請到熟稔台灣糕餅掌故的張尊禎老師,來為大一國文65組資A的同學們演講「美食記憶-傳統節慶食品介紹」。
現今年輕人大多吃西式糕點,熟悉巧克力蛋糕、蘋果派等西式甜點,但對於台灣傳統糕餅,卻顯得相對陌生,很多只能說吃過像什麼樣子的糕餅,或是只能叫得出中秋月餅。台灣傳統糕餅除了好吃之外,大多都有其背後代表的意義。
早期傳統社會,由於醫療較不發達,常會有嬰兒夭折,所以在出生滿月時,要讓嬰兒雙腳踩在紅龜粿上,是為「腳踏龜」,俗語則說「腳踏龜,澎澎大」,期許孩子多福多壽。然後到出生四個月後,則要吃收涎餅,通常會用紅線將餅串起,再綁在寶寶脖子上,接著由長輩剝下一塊餅,幫寶寶接口水,並邊說吉祥話,像是「收涎收答答,乎你卡緊叫爸爸」,希望孩子可以平安長大。還有像是對於60歲以上的長輩,會用壽桃,為其慶祝並祈福長壽。
傳統糕餅也常與歲時節令配合,最廣為人知的像是中秋月餅,內餡用棗泥包鹹蛋黃的糕餅,就好象是夜空中的明月。除此之外像是正月要吃,用白色或紅色的糖衣包裹花生的生仁,表示從新做人,期望新生之意,或是中元時吃的毛荷、必桃,則是取佛經摩訶之諧音。除此之外同樣的糕餅也有因地域而有不同,例如清明吃的潤餅,南北包的內餡就有差異,端午節的肉粽,北部南部的做法也有所不同。
從傳統節日中都可以看出糕餅融入生活的跡象,古人也用吃的印象,讓傳統文化流傳至今。現場也有讓同學們實際品嘗一口酥、虹片條、鹹光餅、米粩等糕餅。讓大家有聽也有吃,演講也就在糕餅的香氣及大家吃餅的笑聲中順利落幕。
(文圖/人社院USR計畫)
|回到頁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