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簡介
東吳大學的交換生計畫提供機會給在學校就讀中的學生,使其能夠藉由出國與他校學生進行一至二學期的學術交流以及切磋,拓展自己視野之外同時也達到國民外交之目的。而對我個人而言,在這個基礎之上我也為自己設定了一些額外的目標與計畫,例如不將自己局限在上海,而是放眼整個大陸地區,只要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便會前往一探究竟。
-
研習成果
延續前言所述,我參與了多場兩岸交流協會舉辦的活動,例如台灣在滬學生交流活動、聖誕晚會等,其中我認識到許多在這塊土地上成長的台灣人,由於政治因素造成的身份重疊,我們在交流分享的同時,也拓展了視野與人脈。除了上述與台灣人較為相關的活動之外,我也參加華東師範大學所舉辦的江西研學活動,隨華東師範大學的當地老師前往江西,共同欣賞陶瓷藝術之美,並深入了解其背後悠久的歷史淵源。這些活動教會我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中,最大限度地吸收知識,運用上海的地利之便前往各個區域瀏覽我認為都是我在這裡進行交換計畫時精進自身視野最好的辦法。
-
心得
首先我想敘述一下華東師大的地理位置以及其所擁有的兩個校區對我來說的優勝劣敗,華師大有兩個校區分別位於閔行以及普陀兩區,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校舍新舊以及交通方便度的區分,普陀區的校舍以及宿舍比較老舊所以宿舍並沒有配備熱水管線(僅擁有提供飲水的熱水機),因此大部分學生會選擇騎共享單車或走路到校園角落的公共澡堂來洗澡,其實公共澡堂大家都習慣別人光著身子所以遮遮掩掩反而會格外顯眼,少部分學生則是使用所謂的洗澡神器(水泵)再接取熱水並混合冷水之後將這個水泵放進水桶中到浴室洗澡。閔行校區的每間宿舍基本都有澡堂且有熱水供大家使用,以上只要是熱水的取得都要使用校園卡(學生證)扣款才得以使用(兩校區的宿舍一學期費用大約為 400-500 人民幣)。交通的部分以靜安區作為上海市中心的基準點,普陀校區出發大約花費 30-40 分鐘的時間即可抵達,閔行校區則需要約莫一個半小時的時間才可以到達,而且兩校區的地鐵站分別為金沙江路(從校門出發僅需要5分鐘)、紫竹高新區(從校門出發約需要10分鐘),綜觀上述我認為普陀區對我來說是相對方便的,因為平日出門以及遊覽上海各地都相對比較方便,距離虹橋以及浦東機場也都比較近,因此雖然普陀校區的熱水取得度比較高但我仍然比較喜歡普陀校區。選擇自己科系的時候可以稍微關注自己科系的校區在哪邊以及自己傾向的生活習慣比較適合哪一個校區,衡量兩校區的優缺點之後再進行選擇。我個人會認為雖然普陀校區相較閔行校區雖然洗澡比較麻煩但在交通便利度上都來的好很多所以仍然會優先選擇普陀。
另外華師大的選課系統總共會有三輪,根據日期來說我們能夠使用的時間只剩下第三輪(也就是最後加退選),因此能夠選的課也會相對有限,不過今年度的港澳台辦公室有舉行入學說明會並提供相關的選課資料,交換生是擁有一些權限比如若使用人工加選方式(直接向老師的電子信箱說明自己的身分)就可以加選上該課堂,不過確切資訊仍要等待該學年度向華師大的港澳台辦公室確認比較保險。既然身為交換生課餘時間除了讀書也要好好探索上海這塊土地、和朋友出門等等,因為大陸的資訊落差相當大,並不像台灣有instagram、threads等社交平台有許多不同資訊的交流,在大陸相對比較多是朋友和朋友間的口耳相傳才會有資訊的流動。因此我在上海有加入一個叫做「上海台生聯誼會」的團體(簡稱滬台會),在這個群組裡面不定時會舉辦相關的活動,視自己的情況還有時間狀況選擇參加可以認識到不同學校的交換生,也可以得到更多關於外出交流團的資訊,同時華師大的港澳台辦公室也會在進到學校前就將即將到華師大交流的學生一併加入一個微信群組,也會在裡面提供一些活動的資訊。待在上海的五個月時間當中我感受到不主動尋找資訊的人並不會有人主動來協助你,因此盡量接觸新的團體認識新的人是我認為在大陸非常必要的技能之一,否則很容易就會錯過許多便宜探索大陸各地的機會(比如只需要支付來回機票錢即可的哈爾濱旅行團)。
其實初來乍到時我的心情並非期待,反而是沉重的厭惡感充斥整個心頭,因為這裡的一切已不如我五年前來訪時那般美好,公共建設確實高大巍峨且富有設計感,但人民素質卻令我眉頭深鎖,再度遙想當時與現在的差異我得出的原因:觀光與生活本質上截然不同。我想這兩個最大的差異就是觀光客所到之處都會是那個城市最美好亮麗的那一面還有點,而待在這裡生活你必須融入當地環境,成為當地的一份子才能夠在這片水泥森林中存活下來,然而這也是最能夠體驗一個你完全不熟悉的城市和國家的最佳辦法。原先的厭惡感在生活一陣子後逐漸轉為有趣和好奇,也許是因為我逐漸適應了這片土地吧?接著我便每天前往這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探索,希望能夠更加理解這裡的每一個細節。上海是一個世界一流的大型都會城市,其中自然就會出現兩極化的現象存在,著名觀光景點來去的觀光客中矗立著清潔工的身影,我嘗試用相機記錄這一切,也希望能夠告訴在台灣的朋友們上海最真實最深處的靈魂。
除了自己在上海的所見所聞之外,我相當喜歡各種協會所舉辦的各項活動,我在裏頭結識了許多不曾想像過的朋友,也展開了意想不到的各式體驗生活。其中最領我感興趣的是雖然我們都是台灣人,但也許因為身長地域不同(長期待在大陸/長期待在台灣)而發展出完全不一樣的口音以及想法,一個在這裡長大的朋友便曾向我說過他也很困惑該怎麼區分自己的身分還有狀態,進到台灣會不會被當作異類看待,待在這裡知道他身分的人又會如何看待他等等,這些都是我平常不可能會接觸到的對象以及經驗,所以我認為能夠到這裡與他人進行交流都是一樁大好事!再換個角度思考,這些人都和我年齡相仿且走在不同道路上,未來進入職場之後他們就會是我對大陸的聯絡管道或是重要人脈,所以我不放過任何與他人交流認識的機會,因為會對我未來有什麼影響誰都說不準呀!
另外我想分享一下關於來到這裡之後因緣際會下參與了一樁名為環上海的腳踏車賽事,起初在台灣時因為車店的工作結識了車界一些在上海常駐的外國人, 9/20-9/22 便有一位法國人引薦我做為車手翻譯官出席賽事,我曉得這是一個相當難得的機會能夠和大陸還有國際的職業車手進行交流,因此二話不說便答應了,每天都是清晨五點便要起床洗漱並到車隊集合點確認事務是否都準備完畢,坐在隨隊車上協助翻譯大會收音機給車上的法國人聽,賽後做為車手以及大陸當地人的溝通橋樑隨著導遊和他們遊覽上海,自己也在其中遊歷了原先在台灣沒有計畫的地方。身為一個平常會騎車的興趣人士,能夠和職業車隊一同參與這些賽事完全是我意料之外的收穫,但我並沒有因為自己的自信心或是其他因素而失去這次機會反而是緊握不放,我認為「勇敢的人先體驗世界」這句話是絕對真實的,沒有勇敢跨出自已的舒適圈是體會不到外面世界之美好的。
最後我想說說關於自己一個人在他鄉流浪的一些想法,我獨自去到了距離上海七百多公里的青島,帶著一台相機記錄當地各種風情樣貌以及無比美麗的風景,便利性如台中般便捷但不及台北、海景斑斕如台東花蓮、都市容貌如桃園般風情萬種,眾多特性融合之下造就了青島這座美麗城市的誕生。在這裡沒有我熟識的人,一個人走在街頭毋須在意任何同行友人可能出現的問題例如步調不一致、飲食習慣不同、消費觀念差異等,回到上海也是一樣,獨自一個人在外地可以很自在地做自己,但相對的也會有孤獨寂寞的時候,大部分人對於交換生的既定印象幾乎就是可以天天出門玩然後在社群軟體上發布精美的食物還有人像照片,殊不知大部分時間我們需要面對的是無數的報告討論以及更多的時間規劃,因為在這裡沒有任何人有義務要幫忙,因此必須想辦法解決當下遇到的任何困難,這些經驗都讓我體會到更多的獨立自主以及開始離開他人保護傘之下的戒斷痛苦,這或許正是交換生活更深層的意義之一吧,期待未來的我能更加進步!
-
照片實錄
全年無休的菜鳥驛站(包裹收發室) 普陀校區河東食堂二樓一景 收包裹採用自助掃碼(不容易拿錯)
共享單車不需要停車柱且數量龐大 著名景點豫園旁的清潔工叔叔 環上海賽事側錄賽前戰術討論
華師大運動會掃碼抵運動時數一景(上) 華師大運動會立定跳遠項目(上) 國慶連假火車站人流一景(下)
國慶連假的青島人滿為患(下) 普陀校區第八宿舍四人房一景 感應校園卡(學生證)購買熱水
宿舍的洗衣機及烘衣機(很便宜) 江西景德鎮老師傅畫魚 滬台會聖誕交流活動(上)
靜安寺跨年人流一景(上) 蘇州大學的東吳大學門牌坊(下) 華師大港澳台交換生江西研學活動(下)
滬台會迎新交流餐會 在滬台生迎新活動上台分享 在滬台生迎新活動分組頒獎
-
檢討及建議
針對自己在大陸的行為以及時間規畫做一些統整,我認為整體在生活方面並無太大差別,不過洗澡因為宿舍較為老舊的原因沒有配備熱水管線所以會需要進到公共澡堂和大家坦誠相見,這點是我比較不習慣的地方,另外上海的物價指數其實和台北相去無幾甚至更高,因此,學校的食堂成為學生節省開支的小撇步之一。其實在這裡待一個學期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不過時間掌控仍需要非常注意,因為上海貴為大陸的重要樞紐之一故飛往世界各地還有內陸的航班都相當多,而且價格以相對台灣便宜很多,可以利用這個優勢大量探索平常根本不會想到的地方比如哈爾濱、新疆、西藏、雲南、四川等等。大陸很大,一個學期是不可能探索完畢的,不過要怎麼在有限的時間內吸取最大量的經驗便有賴於時間的管理及規畫,我認為我需要改進的地方是修課選擇上可以再更注意一些,比如將時間盡量安排在周末附近,如此一來便可以利用工作日避開人潮到喜歡的景點去做探訪。
-
其他
其他的部份我想留下一些注意事項也許可以給即將出發來到上海長住或是未來有意願探索這塊地方的人一些建議,首先是銀行的部分必須注意是否能接待台胞,否則有可能會被刁難讓整個申請工作日長達三到四天,電話卡的部分要確定長住城市後就在當地申請,不像台灣手機並不會有區域分別,這裡會因為縣市不同有不同方案選擇而且號碼也會顯示地區,有些外縣市的人打過來本地人是不接的!基本將上述這兩件事情處理完畢接著就是下載各種軟體及支付工具,這裡的現金流動率相當低,甚至連偏鄉地區也都是使用電子支付故要先習慣所有事情都用手機解決。剩下的時間就可以肆意去探索這塊龐大的地區啦!
如果有想要詢問的問題或是有任何準備上的疑慮都歡迎找我聯絡,我會盡我所能還有我當時在大陸的所見所聞來回答這些問題,以下我留下自己的聯絡方式,希望看到這篇文章且因為交換的種種問題而感到卻步的人都能夠有個窗口來解決問題。(麻煩注意禮貌喔感謝!)。底下也附上這段時間在大陸的生活開銷供讀者參考。
-
電話:(+886)936890703
-
IG:wuenzhong
-
Line ID:wuenzhong0220
-
Wechat ID:enzo28395797
-
總支出:$117333.835 (約CNY 26074.186)
-
飲食:$31030.38
-
購物:$31018(包含單眼相機*1、單車碼表*1及迪士尼玩偶*N)
-
交通:$10517.67(包含共享單車、地鐵(主要)、打車、高鐵及動車等)
-
機票:$3216(去程)/$7110(回程)
-
娛樂:$9756.54(唱歌及迪士尼門票)
-
日常用品:$9616.185(含入住宿舍時購買之床墊、枕頭、棉被及吹風機等日常用品)
-
住宿:$8736.3(旅遊時居住之酒店)
-
電話網路:$5909.76(含VPN支出及手機網路電話費)
-
洗衣服:$423(學校洗衣機很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