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icon_phone
電話 (02)2881 - 9471 分機 6522-6526 傳真 (02)2883 - 6055
教師 「張政傑」老師照片
助理教授

張政傑

最高學歷:日本名古屋大學文學研究科日本文化學講座博士

專長:

日本近現代文學、日治時期臺灣文學與文化活動、比較文學、臺日學生運動

 

重要學經歷 - 總覽列表

學歷

名古屋大學文學研究科博士(文學)

經歷

国際日本文化研究センター共同研究員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Visiting Fellow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教授課程

日本概論(全英語)、日本文學專題研究(全日語)、日本跨域文學專題研究(全日語)

校內分機 6509
研究室 P407
電子郵件 perry.cc.chang@gm.scu.edu.tw
論文著作與研究計畫

【專書論文】

2024年10月 한림대학교 일본학연구소,〈돌봄의 관점에서 화해를 모색하는 시도 - 운동·여성·탄광〉《동아시아 문화권력의 대립과 길항 : 화해를 위한 모색》(춘천:한림대학교 일본학연구소,p. 199-242)

2023年1月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編,〈啥人甘心做奴隸?臺灣農民組合與文化協會的分進合擊〉《世界•啟蒙•在地:臺灣文化協會百年紀念》(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頁943-984)

2021年11月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編,〈移動・旅行・映象〉《芬芳寶島》(臺北: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頁117-142)


2021年11月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編,〈發達技術時代的表現者〉《芬芳寶島》(臺北: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頁143-168)


2021年5月 毛雅芬編,〈「鄉土」與「現實」〉《芬芳寶島》(臺北: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頁28-49)

2021年5月 毛雅芬編,〈DISCOVER JAPAN〉《芬芳寶島》(臺北: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頁50-55)


2018年8月 坪井秀人編、「桐山襲とその〈戦後〉」『戦後日本を読みかえる 2巻』(京都:臨川書店,161-200頁)


【期刊論文】

2019年8月 「流動体としてのオキナワ」『社会文学』第50号(東京:社会文学会、109-124頁) 


2019年6月 〈東亞「風雷」如何殘響?臺灣「保釣文學」與日本「全共鬥文學」的比較研究〉《中外文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頁85-130)


2016年5月 「日本1968の記憶をめぐる思考:忘却と想起の闘争」『日本語文學 日本学 73輯』(韓国:日本語文學會、387-414頁)

2015年4月 「1968年の可能性:村上龍『69(sixty nine)』におけるロックとフェスティバル」『Juncture:超域的日本文化研究 (6)』、東京:笠間書院、170-183頁。

【學術會議論文】

2025年6月30日 〈革命落日之後:臺日「1968」的文學實踐與抵抗〉,「行動中的藝術家:郭松棻、李渝與二十世紀世界文藝思潮」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暨王默人周安儀文學館,新竹:國立清華大學。

2025年5月27日 〈日本プロレタリア文学とモダニティーの交錯〉,「文學與美術中的前衛主義思潮與現代性工作坊」工作坊,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臺北:國立政治大學。

2024年8月22日 〈台湾におけるデジタル人文学のゆくえ:日本語文学と歴史学を中心に〉(「デジタル‧ヒューマニティーズと日本文学・文化」特別パネル),韓國日本學會第108回年度大會「『地方消滅論』以後の日韓の『地方』を考える」,韓國日本學會,首爾:高麗大學安岩校區。

2023年9月16日 〈海の其方へ希望を持ちながら──重層化されるオキナワで交錯するポスト帝国と冷戦下の東アジア〉,「東アジアにおける文化権力の対立と拮抗:和解のための模索」國際研討會,韓國翰林大学日本學研究院,江原道:Sono Belle Vivaldi Park。

2023.7.1-2 “Read (by) the ‘Mass’: The Art Popularization Controversy in the early 1930s,” (Session Title: The Function of/within Literature in Colonial and Contemporary Taiwan: Class, Gender, and Space), 2023 Asian Studies Conference Japan, Tokyo, Japan: Sophia University.

2023年3月11-12日 〈赤軍的女人們:女性・鬥爭・主體〉,韌/任性:2023文化研究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文化研究學會、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共同主辦。

2023.1.7-8 “Scenes from a Coal Mine: Energy, Nation, Disaster,” Screens and Energy Symposium (organized by Cinema Studies Program at Nagoya University and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 at Harvard University, sponsored by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Nagoya, Japan: Nagoya University.

2022年11月19日 〈東亞冷戰下的遲延青年與其抵抗:以郭松棻與大江健三郎為比較對象〉,「郭松棻、李渝與二十世紀的世界文藝思潮」工作坊,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

2022年9月2日 〈移動する闘争・流動する感知──桐山襲論〉,アジア・太平洋地域に移動(旅行)する日本語文学,高麗大学グローバル日本研究院主辦。

2022年7月15日 〈日刊《臺灣新民報》文藝欄的變革與「大眾」文學的誕生〉,「1930年代殖民地臺灣的媒體、圖像與文化政治」工作坊,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群主辦。

2022.03.24-27 “Poetizing Homeland Revolutionarily: Taiwanese Student Networks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with Chinese Left-Wing Writers and the Japanese New Drama Group in Early 1930s Tokyo” (Session Title: Imaging Native Landscape: Leftist Poetry, New Drama, and Photographic Vision in Taiwanese Literature during the 1930s-1940s),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AAS) 2022 Annual Conference, Hawaii, USA: Hilton Hawaiian Village Waikiki Beach Resort and Hawaii Convention Center.

2021年10月21-22日 〈地上長出來的爆彈:臺灣農民組合與臺灣文化協會的交錯與聯合〉,「世界‧啓蒙‧在地:臺灣文化協會一百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臺中場,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阿罩霧文化基金會、明台高級中學、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共同主辦。

2020年11月27日 〈殖民地臺灣的學運體驗:以黃繼圖日記為分析對象〉,第八屆日記研討會:日記中的歷史事件,臺灣彰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與彰化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共同主辦。


2020年5月30-31日 「呉坤煌の「詩精神」──マルクス主義者と行動派詩人として」(パネル:一九三〇年代における台湾文学の受容と変容──演劇と詩の越境からみる)、日本台湾学会第22回学術大会。


2020.3.20 “Mediating Revolt: Taiwanese Student Networks with Chinese Left-Wing Writers and the Japanese New Drama Group in Early 1930s Tokyo” (Session Title: War and Media: Political and Cultural Networks across East Asia and Beyond under Japan’s Colonial Rul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AA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Boston, USA: Sheraton Boston Hotel & Hynes Convention Center. (Accepted, yet conference canceled)

2019年11月24日 〈東亞的後「1968」時空體:以臺灣郭松棻與日本桐山襲為比較對象〉,發表於人文之「後」國際研討會:2019臺灣人文學社年會,臺中:國立中興大學。


2019.9.8 “‘She Is not in this City’: Narrating Women in Kiriyama Kasane's Morceaux of Urban Scenery,” paper presented at “Global Network for Gender Studies in Asia” Workshop, Bangkok, Thailand: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2018年5月25日 〈東亞「風雷」如何殘響?日本「全共鬥文學」與臺灣「保釣文學」的比較研究〉,發表於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共同主辦「共群‧現場」第四十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2017.4.7-8 “Remembering Taiwan’s Activism in 1960s-70s,” Taiwan Studies Workshop, Fairbank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2015年10月24-25日 「桐山襲と象徴天皇制──『パルチザン伝説』を中心に」、『日本近代文学会2015年度秋季大会』、10月24-25日。


2015.6.20-21 “Identity, Sexuality and Mobility in Zenkyōtō Fiction: Representation of Student Movement in late 60’s in Taiwanese Wu Chi-wen’s Galaxy in Ecstasies,” Asian Studies Conference Japan.

2014年7月12日 「桐山襲と「全共闘」における叛乱の系譜」、『日本文学協会第34回全国研究発表大会』、7月12日。


2013年12月7日 「『僕って何』を読み直す ──全共闘運動とナルキッソスな「僕」──」、『日本近代文学会・東海支部第48回研究会』、12月7日。

【學術書評介紹】

2019年11月 「新刊紹介:飯田祐子、中谷いずみ、笹尾佳代編著『女性と闘争──雑誌「女人芸術」と一九三〇年代前後の文化生産』」、『名古屋大学国語国文学』112号、115-116頁。

2017.11 “Review of Rwei-ren Wu’s Prometheus Unbound: When Formosa Reclaims the World” (Acropolis, 2016) New Frontier in Asian Scholarship (Harvard Yenching Institute)

2017.2 “Review of Takemasa Ando’s Japan's New Left Movements: Legacies for Civil Society” (Sekai Shisosha, 2013), New Frontier in Asian Scholarship (Harvard Yenching Institute).

2016年3月 「表象の可能性と不可能性『表象されること/されないこと : 東アジア人文学への新たなるアプローチ』国際シンポジウム」、『JunCture 超域的日本文化研究』笠間書院、第7号、202-204頁。

【學術翻譯】

2023年3月 池上善彥著,張政傑譯〈國民文學論與帝國主義〉,收錄於王智明、宋玉雯、林麗雲、陳瑞樺主編《文學論戰與記憶政治:亞際視野》,臺北:聯合文學,125-148頁。

2016年10月 薛化元著,張政傑譯「戦後七〇年回顧 日本統治期の台湾の歴史に関する記憶の再考を中心に」『愛知大学国際問題研究所紀要』、名古屋:愛知大学国際問題研究所:1-20頁。

2012年10月 下村作次郎著, 張政傑譯, 呉佩珍編,「外地大眾文學的可能性──從臺灣文學的視點出發──」,『中心到邊陲的重軌與分軌:日本帝國與臺灣文學・文化研究(中)』, 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18-31頁。


2012年10月 下村作次郎著, 張政傑譯, 呉佩珍編,「虛構・翻譯・民族──魯迅〈藤野先生〉與賴和〈高木友枝先生〉」,『中心到邊陲的重軌與分軌:日本帝國與臺灣文學・文化研究(下)』, 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17-42頁。


2012年8月 石崎等著, 張政傑譯, 呉佩珍編,「<ILHA FORMOSA>的誘惑──佐藤春夫與殖民地台灣(II)──」『中心到邊陲的重軌與分軌: 日本帝國與臺灣文學・文化研究(上)』, 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206-257頁。

【他類文章】

2024年12月 〈《1968》:如何述說一無所有的語言?〉,小熊英二著,黃耀進、羅皓名、馮啓斌譯《1968:日本現代史的轉捩點,席捲日本的革命浪潮》(臺北:黑體文化,導讀別冊;內容授權轉載至端傳媒轉角國際

2024年10月 〈靜默的探求〉,大江健三郎著,許金龍譯《再見,我的書!》(紀念新版)推薦拔(臺北:時報文化,371-375頁)

2021年4月 〈何謂鄉土:重看黃春明、張照堂的《芬芳寶島》與台灣七零年代〉,VERSE。(本文同時刊載於2021年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之時光台灣:1970-80s「芬芳寶島」系列精選單元別冊,原題為〈Discover Taiwan:《芬芳寶島》的鄉土與多重時間性〉。)

2018年12月 「從『望見日本』到『沖繩札記』:交互對視的内在邊界」,『幼獅文藝』,第780期,頁44-47。

2018年10月 「1970年代日本小説裡的「1968」」,『幼獅文藝』,第778期,頁123-125。

【演講・座談】

2025年4月 〈日本戰後社會運動及其文化生產:從臺日比較的視點出發〉,國立政治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日本名著選讀」教學創新課程補助計畫,臺北:國立政治大學。

2025年2月 〈日本1968學運的文化生產〉,黑體文化暨唐山書店主辦《1968》新書講座,臺北:唐山書店。

2024年3月 〈坂本龍一×夏目漱石──在時間裡相遇〉,臺中國家歌劇院舉行「2024 NTT Arts NOVA 坂本龍一+高谷史郎 TIME」亞洲首演之主題活動「角落沙龍」,臺中:臺中國家歌劇院。

2022年8月 〈文協與農組的交互聯合:以竹林事件和二林事件為中心〉,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11年暑期臺灣史研習營,臺灣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主辦。

2022年7月 〈日治時期東京臺灣留學生的文化活動〉,國史館臺灣文獻講座,臺灣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主辦。

2022年6月 〈黃胤毓:綠色牢籠 映後主持・座談〉,2022映照東南亞系列跨文化影展,臺灣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亞際文化研究學程主辦。

【研究計畫案】

2025年 國科會計畫「日治時期臺灣大眾文藝與日本普羅文化運動的交涉與散射」(NSTC 114-2410-H-031-028-)

2024年 國科會計畫「日治臺灣普羅文化運動之系譜重塑」(NSTC 113-2410-H-031-085-)

2023年 國立臺灣文學館研究計畫「《黃靈芝全集》前期蒐集整理計畫(三)」

2023年 國科會計畫(新秀學者)「戰前臺日文化運動與東亞左翼思潮的跨境流轉(3/3)」(NSTC 112-2628-H-031-001 -)

2022年 科技部計畫(新秀學者)「戰前臺日文化運動與東亞左翼思潮的跨境流轉(2/3)」(MOST 111-2628-H-031-001 -)

2021年 科技部計畫(新秀學者)「戰前臺日文化運動與東亞左翼思潮的跨境流轉(1/3)」(MOST 110-2628-H-031-002 -)

【指導主題】

2024年 「亡命作家・邱永漢の「香港」とは何か─1950年代の初期三部作を中心に─」(碩士班)

2023年 「『コリアン』のディアスポラ─在日朝鮮人の文学をめぐって─」(碩士班)

2022年 「臺灣文學外譯的自我賦形與文藝場域交涉:以1990年以來臺灣文學翻譯至日本的發展與轉型為例」(國科會111年度大專學生研究計畫研究創作獎)

備註

114學年度課輔時間: 三78、五78

(務必事先來信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