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夜市晚上才能逛?
新街的歷史氣息、文創藝術,蟄伏於黑夜,綻放於天明,走在以慈諴宮為中心的城池,一覽從清朝、日治、民國直至現代的文藝復興
推薦路線: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士林街福德宮→士林慈諴宮→FB食尚曼谷→士林公民會館→小北街22巷→士林紙廠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
有些人叫它貢丸米血,有些人則叫它皮蛋豆腐,萬眾矚目的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終於在在2022年開幕了。在1998年,北藝中心的基地曾經作為士林臨時市場的用地,因政府基於消防安全與衛生管理問題,決定改建士林市場,便陸續將攤商拆遷至臨時市場營業。如今,它在2021年被時代雜誌票選為全球最佳百大景點,是遊客來到士林必定踩點的行程之一。
士林街福德宮
坐落於基河路旁,與慈諴宮一同守護新街區。以前,土地公在這看著基隆河的潺潺流水,監督河道的秩序;之後,廟旁蓋了士林紙廠,這段繁榮的歷史,祂再清楚不過,河川的整治與紙廠的衰微,讓士林的面貌又再一次的改變,現在的祂,看的是基河路的車流以及紙廠旁的新大樓,但守護地方的意志一點改變都沒有。
士林慈諴宮
士林三大廟之一。1752年於芝山岩初建,主祀神為開漳聖王,1751年黃澄清自漳州渡海來台時所攜帶之開漳聖王香火,後因靈驗才刻金身建廟祭拜。惠濟宮經過多次整建,將芝山寺的觀音佛祖與文昌祠的文昌帝君三廟合一,成為現今惠濟宮的樣貌,在清朝漳泉械鬥頻繁發生的背景下,開漳聖王成為士林、內湖一帶漳州先民的守護神,直至今日。
FB食尚曼谷
如果來到士林,又突然想吃泰式料理,食尚曼谷是個好選擇,用餐更是來頭不小的古蹟「郭坤木故居」,建築物結合了清朝的紅磚以及日治時期西式的風格,再加上泰式口味的味覺衝擊,讓你吃一頓飯可以有各種不同的感受。郭氏除了是在地望族,其中「郭琇琮」這位家族成員的故事更為這棟古蹟建築增添幾分惆悵,斯人已逝,我們唯從留下來的古宅中,與歷史交織出新的互動模式。
士林公民會館
前身為「士林街役場」,也就是鎮公所的意思。1931年建立,位於過往的交通樞紐士林圓環邊,於歷史中對在地的影響自然不在話下,現今的建築雖然經過改變,但外觀格局等特色仍看得出這是日治時期下的產物,隨著時代變遷與發展,這棟建築已不再是行政單位辦公的場域,但仍為藝文展覽的展示空間,孕育士林人的美學素養。
小北街22巷
位於德福診所旁,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巷口,卻承載了一個即將消逝的時代記憶,狹窄的巷道,愈往內探,就愈是心驚膽跳,直到重見天日的那刻,兩側的紅磚牆讓你更看得清上個時代留下的足跡,卻也更看不清前方的路,有無來者、去向如何,左轉,高聳的大廈衝擊你毫無準備的心防,一步之差的風景,原來可以相隔百年,右轉,紅磚牆持續延伸,靜謐的巷弄壓抑住氣息,卻壓不住對於巷口盡頭的好奇心……士林街的歷史縮影,請由此進入。
士林紙廠
前身為「台灣製紙株式會社」,於1918年建立,也是臺灣最早建立的機械紙廠,士林紙廠除了本身紙業的影響,提供在地人工作機會,周圍唭哩岸石搭起的圍牆以及製紙時所需的水取自士林發展歷史上重要的福德洋圳,都代表著它對士林有多麼密不可分的關連,隨著時代變遷與科技發展,紙廠不再像以往那麼被需要,建築物的周遭也將被都更後的新建築圍起,成為新舊交融的獨特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