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型在夙昔一士林中元緬懷活動紀錄 🎞

👉英文版連結   👉日文版連結

在傳統習俗上,農曆七月都會進行普渡,在北台灣知名的當屬基隆的老大公廟,但其實在士林,也有一項已維持一百六十年的普渡傳統,被稱為「芝山巖慶讚中元」。

芝山巖普渡的源頭要溯及到清末林爽文事件以及漳泉械鬥時期,由於戰鬥屍橫遍野,當地居民見狀不忍,因此將其安葬。其後為了祈求地方的安寧與長治久安,就由士林、北投地區的士林街、石牌、北山、湳雅這四個角頭串聯,輪流主辦中元普渡儀式,四角頭代表著四個大地區的49個里的居民,今年由「石牌角」擔任輪值。

芝山巖慶讚中元以被稱為「大墓公」的芝山巖同歸所為主,在農曆七月初一這一天會進行開墓門的儀式,在大墓公這裡,釋教法師會開啟同歸所上方的圓頂,象徵讓裡頭的先民得以來出享用供品,接著前往士林地區的六個「萬善堂」,告知其中的無主孤魂,可以外出接受供養。這六個地方分別是:水車邊萬善堂、林仔口萬善堂、牛踏橋保靈塔、永福里聖公媽廟、平等里坪頂萬善堂、內雙溪萬善堂。

雙溪公園對面的土地公廟右側小徑,可以看到一座小墓,上面銘刻著大正五年(1916)的字樣,這是被稱為水車邊萬善堂;而在土地公廟左側不遠處的林仔口萬善堂,則是許多人交通往來時都會看到,但卻未曾注意的地方。

位於銘傳大學內的牛踏橋保靈塔,是連許多銘傳學生都不知道的存在,農曆七月正好橫跨了暑假以及剛開學的時段,每次進出銘傳校園都會吸引不少銘傳學生的目光。

農曆七月十四水陸法會的重頭戲則是晚間的放水燈,下午由法師帶領著石牌角十六個里的里長,每位里長都捧著寫著里名的水燈,由芝山巖惠濟宮出發前往各個萬善堂以及士林三大廟之二的神農宮以及慈諴宮。

當隊伍由基河路進路士林夜市時已華燈初上,夜市的人潮雖不如以往擁擠,但仍吸引了不少遊客的目光以及駐足拍照。

之後隊伍來到石牌福星宮與石牌的里民們會合,里民們也準備了手繪的水燈,準備一同前往位於洲美的河雙21河濱公園放水燈;而洲美的現場早已熱鬧非凡,勁歌熱舞、舞獅表演,再加上地方長官、政要、頭人齊聚一堂,更凸顯這場盛會的重要性。

農曆七月十五上午在惠濟宮舉行誦經法會,布置在會場兩側的十殿閻羅畫像,讓人不禁想起前些年大紅的韓國電影《與神同行》,也讓觀者心生敬畏警惕的想法。

下午由法師及車隊展開「巡孤」,也就是前往石牌角各里巡視,晚上則回到惠濟宮,進行「放焰口」。「放焰口」的典故來自佛陀的弟子「阿難尊者」,意即向亡魂、餓鬼們施食,在儀式完畢後,法師會向信眾們撒銅板及糖果,唯一要注意的是,在銅板及糖果為落地前不要去撿拾,不然會讓亡魂們誤以為在與其爭食。

「放焰口」之後的重頭戲為「跳鍾馗」,一般的「跳鍾馗」的作用多在於鎮煞,如兩年前的台灣電影《粽邪》所呈現的那樣,而在普渡的「跳鍾馗」性質則較柔和,大抵是告示亡魂們既已聆聽說法並領受布施,應有所領悟不宜在此地逗留。即使現今的「跳鍾馗」已添入許多表演性質,並允許旁人觀看,但在如此慎重的場合,除了鍾馗訓斥的聲音和一旁的樂聲,眾人的目光都跟隨著鍾馗在戲臺以廟埕上移動,期間並無其餘嘈雜的聲音,更彰顯了這個儀式的莊嚴肅穆。

農曆八月初一進行關墓門儀式,中午依舊由法師引領著石牌角的里長們,先前往水車邊、林仔口以及銘傳大學的保靈塔,再回到芝山巖大墓公,下午先前往位於陽明山陽明教養院旁的永福里的聖公媽廟,接著再到位於平等里坪頂公墓的萬善堂,最後再,來到內雙溪深處的萬善堂,結束這為期一個月的盛會。

東吳大學人社院USR計畫,在此次跟拍的過程中,除了接受許多人的熱情照顧之外,也發現參與者大多是較有年紀的長輩,有明顯的斷代情形,因此希望能藉由影像的記錄,將這些屬於士林在地的珍貴畫面保留下來,也能為這項傳統注入一股活水,使其綿延不絕。

(文影/人社院USR計畫)

StoryMaps :中元開墓門路線地圖

活動:開墓門、關墓門(芝山巖四角頭慶中元)

活動:放水燈(芝山巖四角頭慶中元)

活動:中元節(芝山巖四角頭慶中元)

微電影連結: https://youtu.be/LrKOyX2rNxY

 

網頁計數器

 

|回到頁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