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歷史訪談

訪談人: 鄭岳翔、李欣璇、陳莘展

受訪者:吳儉鴻(士林國小校史館老師)

時間: 2021年8月18日(星期三)

地點: 士林國小 (台北市士林區大東路165號)

簡介:

我和夥伴們於8月18日,前往士林國小拜訪專門管理校史館的吳儉鴻老師,聽他分享一間看似平凡的國小,背後藏著多少珍貴的歷史故事。吳老師說:「士林國小可是日治時期基本教育的先驅呢。」

原來士林國小在日治時期,日本人為了方便統治推動同化政策,當時首任的學務部長伊澤修二,認為士林地區學習風氣較盛,便決定選在芝山巖惠濟宮興辦八芝蘭學堂,並從日本招募了六位日籍老師來台教授國語(當時的國語為日語),成為日治時期基本教育的先河。不過卻在1896年1月1日,六位老師在前往總督府慶祝元旦活動時,於途中慘遭抗日人士殺害,震驚全台灣和日本,史稱芝山巖事件,也稱為六氏事件。當時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為此親自擬碑文悼念,也於1929年興建芝山巖祠祭祀該六位老師,至今依舊保留於芝山岩上。

問到吳老師士林國小內是否仍保留當時的古物?他答到,現在校內唯一日治時代留存之建築就是「芝蘭書苑」圖書館,正是興建於大正5年(西元1916年)的士林公學校講堂。根據吳老師所說,講堂在當時就是禮堂,以前學生人數很多的時候,上百名學生聚在禮堂,場面可說是非常熱鬧!而位於圖書館中央的銅像,為本名叫二宮金次郎的二宮尊德,日本人視其為刻苦勤學的代表,在日治時期台灣的公學校,大都立有其銅像,以傳達勤勉力學的精神。原本日治時期的銅像已不知去向,而現在圖書館的為後來校友所捐贈。

雖經歷整修並轉變為圖書館,建築本體像是:圓拱窗、扶壁、舞臺…等皆維持原樣,就連門廊前公學校時期的校門柱也完整保留,難怪能夠被台北市指定為市定古蹟。

(文圖/人社院USR計畫、文舍明日聚場)

 

|回到頁首 |